如果说姜戎在《狼图腾》的写作中,借人物之口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直接跳出来发表自己的论点是一种尝试。小说结尾长达四万余字《关于狼图腾的讲座与对话》可以说是一次文体创新的大冒险。作者梳理“草原文明”的发展历程,游牧民族不同于农耕民族的民族性格,即勇猛好胜、秉性坚毅、充满生命的张力等。作者通过引文作为精神线索,探索出游牧民族民族性格形成的原因。之所以游牧民族能够如此积极进取,不同于农耕民族的保守固执,是因为游牧民族信仰的图腾是“狼图腾”。作者又顺着这个线索,大胆地提出中华民族信奉的“龙图腾”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狼图腾”。这与长期的认为“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产生的“摇篮”的传统观点大相背驰,因此《狼图腾》的争议一直持续不断。姜戎认为在中华民族的文明长盛不衰的原因是游牧民族强悍进取的“狼性精神”在不断地为农耕民族输血。甚至提出中国要发展,应该多提倡“狼性精神”。作者认为农耕文明孕育的是“羊性精神”这不利于中华文明的发展。这种观点虽然是一家之言,却实实在在的是文坛的“平地一声雷”。这种声音完全不同于主流观点,是与主流观点相违背的。这可谓是作者文体创新的目的所在是为了宣扬自己的观点,而作者的观点借助于文体创新得到了表达。继姜戎的《狼图腾》之后,他的文体创新影响了一批后继者的写作模式。
在谈到小说创作的动机时,作者姜戎说:“这本书是我内心压抑不住的写作欲
望和冲动的结果……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为今天的中国人而写的。”[5]由此可见,《狼图腾》的创作,并不是变相的炒作,这是他自己个人独立思考而进行的创作。姜戎的《狼图腾》闪耀的是作者本人理性的光辉,文体创新是它的艺术成就之一。因而,关于《狼图腾》的文学价值,不能从固有的原则出发,而是要立足于此书的本身,确实《狼图腾》的创作有小说与立说的两重性,它有纪实性的一面,也有小说写作的一面,它是小说写作的模式,有是作者发表自己观点的载体。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任何事物的界限并不是那么分明,文体的划分也是这样。
《狼图腾》的文体创新可以说是为探索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写作模式,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我们应该从崭新的角度指出了当代中国所缺失的东西,这实在是当代文学的一种可喜努力。
- 上一篇:沈从文小说《边城》艺术特色研究
- 下一篇:《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
-
-
-
-
-
-
-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