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存在争议的人物提出自己的见解
纵观历史,往往乱世出英才,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就出现了大批优秀的政治家,然而正因为身处乱世,争议相对较多,赵翼系统的考证六朝时期这类人物,对此提出自己对到的见解,显现其过人的史识。
魏晋时期朝代更替频繁,因此当时的政治家很难做到从一而终,当然也因此具有众多非议,荀彧作为汉魏交替之际的臣子,究竟是该将其化为魏臣还是汉臣。赵翼首先进行考异,列出将《三国志》和《后汉书》中对荀彧的论述的不同,即《后汉书》讲荀彧和孔融等列为一卷而论,陈寿《魏志》则将其列于夏侯惇、曹仁等之后,与荀攸、贾诩同卷,显然将其归为魏臣。在这里赵翼认为应该根据荀彧心之所向而将其归为魏臣还是汉臣。认为“彧以为曹本起义兵,匡汉室”[2]P192即是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的原因是为了借其之手匡复汉室,因此荀彧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要自己称帝封王,并对其曰“将军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2]P130直至荀彧死了之后,曹操乃自立为魏公,由此可见荀彧之心乎为汉可知也。赵翼在肯定范晔《后汉书》中的说法之余,指出“陈寿已入于魏臣内,范蔚宗独提出列于《后汉书》,传论明言取其归正而已,亦杀身以成仁之义,此平心之论也。”[2]P130
除此之外,赵翼对诸葛亮、陈霸先的评价更显得其过人的史识。首先对于诸葛孔明的评价,赵翼并没有直接对诸葛孔明进行评价,而是借助陈寿论诸葛亮这一件事来提出自己对诸葛亮的看法。《陈寿传》中指出其父因马稷事件受到牵连,故此陈寿为《亮传》称“将略非所长”[2]P131,虽然《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情感色彩较重,但不能以偏概全,赵翼通过肯定陈寿对于诸葛亮的评价,进一步评论诸葛亮,指出诸葛亮的过人指出并不是他善于用兵,而是他赏罚分明,善于用人。赵翼以陈寿之眼来看诸葛亮,即评价了诸葛亮也评价了陈寿,视角独特,亦具有说服力。
陈霸先,南朝陈的开辟者,然而往往被史者忽略,一方面因为陈是仅仅存在三十二年,并偏安与江南的半壁江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这短短三十来年里,陈还存在着陈后主这位荒淫无道的皇帝,借此陈这段历史不被史家重视,外加陈霸先自身弑帝篡位,并杀死与同自己平定侯景之乱的战友王僧而不受史家好评。然赵翼抓住陈霸先处于乱世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不去苛求他建立丰功伟绩,而是从其用人方面来对其进行评价,抓住其闪光点,赵翼认为陈霸先“起自微寒,数年而有天下”[2]P255的重要原因是他善于用人,然而善于用人是大多成功君主的共性,那么陈霸先作为乱世领袖,用人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善用敌将,赵翼抓住其善用“敌将”这一特点,指出陈霸先的度量“当时早有以见信于人,故能驱策群雄,藉以集事。”[2]P256赵翼又引用魏征对他的评价“志度宏远,怀抱豁如,或取士于仇雠,或擢才于亡命。掩其受金之过,宥其吠尧之罪。委以心腹爪牙,咸得其死力。方诸鼎峙之雄,足以无惭权、备也。然则虽偏安江左,固亦帝王之量哉!”[2]P256由此可见“赵翼并没有苛求陈霸先的功业,而是注意到最能代表个人特点和时代特征的多用敌将的帝王之量。”[3]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二)对比、类比突出六朝人物特征
《札记》善于采用考据、比较、归纳的史学研究方法,其中考据是清代显学,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称“故无考据学则无清学,故言清学必以此为中坚。”[4]P30故此清代学者善于考据,也乐于考据,然而考据却不是赵翼的所擅长的,相比之下,赵翼擅长运用比较、归纳的研究方法。并且与其他考据学家不同,“赵翼把比较的方法运用于分析和评论史事,将同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比较,指出他们的异同之处,从而进入史学研究。”[5]这样既凸显人物的特性,也方便探究史事。在《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条中,赵翼首先指出“人才莫鼎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2]P140即点出三国之主的共性——能用人,那么他们各自善用何用,在用人方面具有怎样的特性,赵翼罗列了大量的材料总结出“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2]P140其中对于曹操的用人方面投入更多的笔墨,赵翼将曹操用人划为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曹操刚刚起事,需要大量的人才为其出谋划策,因此对于人才曹操一概弃嫌录用,时人称其能用度外之人,然而等到大事已定,曹操原本重用的大臣孔融、许攸、娄圭等都因为嫌忌被杀。荀彧素为曹操谋主也因为劝阻曹操不要拟九锡文最终被迫自杀而亡。如此等等,可见曹操之前能用度外之人,不过是当时应时之需,因此赵翼将其总结为以“权术相驾驭”。而对于刘备和孙权用人之长处,赵翼列举了他们从起事到建立鼎力之业用人的例子,表现出刘备以诚待人,孙权则以意气相感,皆与曹操“宁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相悖。虽然赵翼没有直接评价三国之主用人优劣之处,但显然在叙述中褒贬三人的用人,也借此探究三人的胜败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