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革命时期下层儿童的教育状况
英国非常重视传统且趋于保守,带有明显宗教烙印的中世纪英国教育到18世纪中期仍沿袭传统的双轨学制。在1800年以前,大多数初等教育是以由教会提供和控制的慈善机构的形式出现,具有浓厚的宗教性和慈善性。自宗教改革后,“全部初等国民教育的事业都集中于教会、各种教派和宗教团体之手”[2],在英国人的心里也普遍认为教育“应该让古老的独立社团,或者依靠私人的努力去完成”[3],国家也把“教育寄托给私人的首创精神或者是慈善活动”[3],采取自由放任的教育政策。工业革命时期下层儿童接受教育的状况看似由前期重生产演变为学习和生产兼顾的局面,但其本质仍是为生产劳作服务。
在19世纪的文法学校,九大公学依旧是进入上流社会的阶梯,而这些学校只招收上层阶级的子弟,广大平民所受的教育十分有限。长期以来,接受教育一直是资产阶级和贵族子弟的“特权”,社会上层的子女在家中接受教育,中产阶级子弟进入付费的私立学校,而对于社会下层的贫苦孩子来说,教育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奢侈品。加上教育因为学校制度的不完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匮乏,学费的高昂而不被人们重视,从而忽略了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迫于生活负担,下层儿童唯有出卖自己的廉价劳动力,没资本也没有时间去学习,导致受教育情况的每况愈下。据统计,1816年在棉纺织业中大约有20%的工人年龄在13岁以下,1835年尽管技术发展已经降低了对儿童劳动的需要,13岁以下的儿童仍占了全体纺织工人总数的13.1%,1839年,在大不列颠41.956万的工厂工人中有19.2887万人是18岁以下,随着工业革命步入成熟阶段,工厂工人中18岁以下孩子也逐渐增加。[4]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然而为了能让儿童高效有序,积极投入生产劳作,出现了由教会支持、私人提供并由慈善事业捐办的教育机构,针对当时英国贫困的工人和劳动群众子女中的适龄儿童,通过办学教民众识字学习圣经,让贫苦儿童具备基督教的品格和美德。据记载,“全英国这种学校的总数在1800年约有800个,而到1850年增到一万个,学生共有一百零五万名”。[2]在工业革命时期,主日学校、“导生制”学校是这个时代的主要办学形式。在《初等教育法》颁布之前因为家庭经济贫困,平民子弟只能选择宗教集团、慈善机构等兴办的初等学校求学,而大多数下层儿童接受的还是资本家的压榨。早期的慈善教育是教学和劳作同步进行的,伦敦的劳作学校,一边进行教学,一边让男孩制鞋和造笔尖,让女孩纺纱织布,并且邀请商人来订购。[5]1780年,格莱斯特地区一个叫罗伯特·赖克斯的报纸印刷人组织了一些牧师和社会热心人士在星期天开办主日学校,收容穷困童工和无人照管的流浪儿童,给他们讲授读、写、算和宗教道德方面的基本知识。1789年,教友派信徒约瑟夫·兰喀斯在父亲管理的学校中推行导生制。工业革命期间下层儿童很少接受到正规的初等教育,他们受到的教育只是教导他们遵守工业社会的道德和秩序,让他们成为适应工厂制度,遵守纪律的劳动者,做到温顺听话和准时劳作,减少社会混乱并对其宣传宗教教义。主日学校运动早期领导人汉纳·莫尔说过,举办主日学校的目的是给下层阶级提供训练,帮助他们养成适应工业社会的习惯。社会下层儿童在私人捐助或教会主办的主日学校或导生制学校所受的教育无非是一些勤俭、安贫、虔诚之类的道德说教,并没有太多的科学性知识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