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内在化、心理化的哥特式恐怖

在爱伦·坡小说创作的初期,他就意识到哥特式应与人类的心灵相通相容,哥特小说不应该停留在表层,而应该潜入人类的心灵,不应该为了恐怖而恐怖。就像在《怪异故事集》前言中所宣称的:“如果说在我的众多作品中,恐怖是不变的主题,我要说明的是:我的恐怖并非日耳曼式的,它来自心灵;也就是说,我的恐怖来自于正当的源头,并用其完成正当的目的。”[3]爱伦·坡是将来自潜意识的恐怖同传统哥特风格的恐怖相对比,来反驳评论界对自己哥特式恐怖的非议。

作者用内外结合的描写将哥特式的恐怖不断地心理化,他要强调的是:恐怖来自心灵,来自灵魂,推动了恐怖由外而内的心理化的进程,使哥特文学走出了“边缘文学”的角落,赋予了哥特文学更高的美学价值,让读者们真正的体会到来自心灵的震撼恐怖的壮美。正因为他的恐怖来自于内心世界,所以在他的故事中没有真正的幸福结局,不是沦为囚徒,发疯就是死亡,笔下的主人公大部分都有自虐倾向,双重人格,不断地堕落直到最后无路可走。但是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并不是像撒旦一样的英雄,作者赋予了他的主人公们另样的荣耀,别样的气质,引人怜惜,催人感伤。这也就是爱伦·坡小说中心理哥特化的魅力所在。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三 爱伦·坡哥特小说的成因

 (一)文学创作理念的影响

爱伦·坡是美国第一位系统阐述诗歌、小说创作理论的文学理论家,提出了统一效果说。他认为写作不仅仅是把自己的思想融入情节之中那么简单,而是应该先进行策划,为了表现出某种与众不同的写作效果,为了实现这个效果而进行杜撰出一系列的情节,然后将这一系列的情节再联系起来,而他所做的各方面的刻画渲染都是为了达到出之前所构思的出这一效果。也就是指作者描写出的每一件事情,每个关于细节方面的刻画,甚至于每一个字和句的斟酌都是为了体现出文章的统一效果,一个事先就准备达到的效果。[4]即作家的创作是为了将最大限度地实现预先构思效果,任何作品如果不能让读者一气呵成地读完,就会失去其整体效果。同时,爱伦·坡也认为,人性中有一种“为作恶而作恶的”原始情感,他的文学作品就是为了表现人类心灵深处最强烈、最基本的情感,也就是和死亡融合在一起的恐惧。在文学创作中,爱伦·坡常将人物放置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制造一种震撼心灵的恐惧,以此吸引读者的心理。例如,在《厄舍府的倒塌》中爱伦·坡将统一效果论演绎的无与伦比,将他所要达到的恐怖效果渲染得淋漓尽致。可以看出,爱伦·坡的确是在确立了想要达到的与众不同的恐怖效果后,首先确定的是死亡主题,然后作者精心地设定结构:“我”作为好友应邀远道而来,作者用心良苦地选择了这个叙述者,从他的眼里表述这个恐怖故事。然后又用古老的故事套故事的叙述手法,一个是“我”在朗读恐怖故事,一个是被活埋的妹妹重返古屋,拖着哥哥一起进入坟墓,古屋边的小湖将古屋吞噬。两个故事融为一体,互相衬托,增加了恐怖的渲染效果。在这篇小说中最能体现统一效果论的是气氛的营造,古屋外、古屋内、声音、光线、色彩等恐怖气氛营造的极其逼真鲜明。在小说《黑猫》中,“我”酩酊大醉后剜掉了黑猫普路托的一只眼珠,后来又残忍地将它吊死,夜晚“我”却在被烧毁的房子上看到一只与普路托一模一样的黑猫,第二天这只黑猫被剜掉了一只眼珠,这使“我”整天生活于惊慌恐惧之中,于是“我”决定杀死这只黑猫,却不小心砍死了“我”的妻子,“我”就将妻子的尸体藏进地窖的墙壁里,当墙壁被打开时却看见黑猫坐在死尸的头上。该小说以“忏悔式独白”的方式讲述了“我”的亲身感受,创造出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怖感和孤独感,完美展现了爱伦·坡“统一效果说”的文学创作理念。

上一篇:浅谈《关雎》之美
下一篇:《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社会性

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灵魂与本体关系的探究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安康汉江网讯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