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1引言..1
1.1光纤连接器简述..1
1.2曲率半径的基本测量方法2
1.2.1牛顿环法..2
1.2.2球径仪法..3
1.2.3自准直法..4
1.2.4激光球面干涉仪法4
1.3本文采用的方法及所做的工作.5
2移相干涉术测量曲率半径的基本原理.6
2.1移相干涉术的基本原理..6
2.2基于移相干涉术测量曲率半径的算法原理.6
3实验装置、工作原理及调节步骤.10
3.1实验装置及工作原理10
3.2调节步骤.11
4实验数据与编程处理.13
4.1实验数据..13
4.2算法程序与处理结果.14
4.3结果分析.16
结论.18
致谢.19
参考文献20
1 引言 当前,随着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已步入实用化阶段,在各大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1]。光纤连接器是光跳线的关键器件,因此也随着光纤技术的提高而发展。光通信中需要大量的光纤连接器,就经济性而言需要其具有高性能、低成本、小型化等特点[2,3]。光纤连接器端面有三个重要参数,分别为光纤高度、顶点偏移以及曲率半径[4],它们影响着连接器的光学性能(主要是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这两个最基本的参数指标)[5-7]。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球形连接器端面的曲率半径应在 10-25mm 范围内。由此,对于曲面半径的测量显得非常重要。
1.1 光纤连接器简述 光纤连接器是用于光纤间可重复插拔的连接器件,实现光纤与光纤之间的插接,也被称光纤活动接头。它将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连接起来,使得光纤输出的光能量在发射到接收光纤中时,能够最大程度的耦合,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光学性能和可靠性,因此在生产加工中,光纤连接器的各项参数都要符合标准。 光纤连接器有很多种类,就其研磨抛光后的形态而言,有 PC(Physical Contact)连接器和 APC(Angled Physical Contact )连接器,主要区别在于其球形端面是否倾斜;就其连接方式而言,又有 FC (Ferrule Connector)、 SC、 ST、 LC、 D4、 DIN、 MU (Miniature unit Coupling)、MT 等形式;就其材料而言,又有 SUS 材料,玻璃材料,金属材料等。在测量曲率半径时一般只有 PC(球形)和APC(斜球形)两种。本次实验采用的是球形端面的光纤连接器。 前已提及,光纤连接器端面主要包含以下重要几何参数: 光纤高度、顶点偏移以及曲率半径。就光纤连接器的性能而言,不仅包括其光学性能,还需要考虑光纤连接器的互换性、重复性、抗拉强度、温度和插拔次数等。主要性能参数(及典型值)有:插入损耗(<0.2dB)、插拔重复性及连接器间的互换性(变化量 1000 次)等。光纤连接器端面经过研磨抛光后,会形成凸球面,其球面大小与连接器互连时会影响光纤连接器端面的稳定性。如果球面曲率半径太大,就会与连接处光纤端面产生间隙,从而增加插入损耗 ,降低回波损耗 ,使得连接器整体的稳定性变差 ;同理,曲率半径过小也会影响到光纤连接器的稳定性 [8]。 光纤连接器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在上个世纪 80年代中,光纤连接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结构,多达二十多种; 第二阶段是成熟阶段,在上个实际 90年代中,光纤连接器经过批量生产和使用,各种结构和工艺的优缺点逐渐分明,形成了以直径 2.5 mm 陶瓷插针为核心元件的 FC、SC 和 ST 三种连接器占主导地位的局面;第三阶段为发展阶段,本世纪初,光纤通信技术不断发展,成为了信息传输网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光纤连接器又是光纤中使用最多的光无源器件,所以为适应光接入网发展的需要,光纤连接器将进入第三阶段,向小型化、简易化和低成本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