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纪录片界,对于解说词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类似的过程。早期的纪录片,主要是新闻纪录片,秉承列宁关于“纪录片是形象化的政论”的思想,在创作中一解说词为纲,用解说词直接阐述主题,而画面这几乎成了为解说词服务的附属品。这一时期产生了不少经典的解说词文本,如《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即使离开画面,大多仍然具有良好的可读性。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ENG技术和国外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引进,人们开始大量使用声画同一的记录形式,解说词被认为是与“纪实主义”不相容的,所以很多纪录片倾向于不使用解说词,如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的《望长城》就完全靠主持人在画面中的现场解说,没有后期配音的解说词。

1。2。2 解说词的表现形式文献综述

解说词是“附加于形象之上的画外语言”[3] ,“形象”指的是纪录片作为记事手段拍下来的场景、人物,包括与之相伴的各种声音,“画外语言”指的是本身不作为画面构成要素的语言。符合这一定义的解说词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传统的画外音形式。这种形式起源于格里尔逊,在他创造的“画面+解说”模式中,解说像“神的声音”的一样高高在上,无所不知,没有明确的人称,既可以叙事,又可以议论声抒情,而画面几乎成了它的附属品。这种做法曾经一度十分流行,然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格里尔逊式”在很多纪录片创作者那里成为一个贬义词。实际上,画外音解说本身没有错,错就在于它被用的太多太滥,削弱了影像叙事应该具备的直观具象性,削弱了纪录片本来应该强调的“纪实”特性。画外音形式的解说本身充分发挥电视视听双通道传播的特点--声画结合,对画面信息进行整合,过程完整的表现表意体系,所以至今仍是电视解说词的主要形式。

(2)字幕形式。字幕形式的解说词可以看成是画外音解说词的变异。字幕在影视语言中的运用最早可以追溯到默片时代,当时主要用它代替人物实际的对白语言。“字幕的加入最先是为了对画面做出辅助性的介绍,从而节省解说的笔墨,为声音通道留出空间,使同期声或解说词比较连贯紧凑统一。字幕是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系统中最接近书面文字表述、解读方式的解说样式,因此,能够更好地显示出文字给人想象、联想、思考的功能。”[4] 有的纪录片完全取消话外音,只能用字幕来进行解说,比较典型的是张以庆的《英和白》,无声的字幕解说在完成相应叙事任务的同时,还有画面主角沉默、孤独、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相吻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格调氛。

上一篇:民间糖画纪录片摄像阐述
下一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中国网红的发展以张全蛋为例

民间糖画纪录片摄像阐述

藏族民间寓言故事宝石”...

他者视阈下纪录片对中国形象建构研究

纪录片配音技巧浅析

《最后的棒棒》底层影像...

电视纪录片建构国家形象的认同研究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

浅谈日本长期护理政策對...

探讨农村中學体育教學【2535字】

电视相亲节目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

剩余类环上矩阵的性质

我国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中的物流问题研究

从整人节目看中日两国国民性

道路运輸企业经营资质评...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路径分析【1858字】

中高层管理岗位胜任力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