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托邦

“乌托邦”(Utopia)一词出自16世纪托马斯莫尔用拉丁文出版的同名长篇小说《乌托邦》(1516)。莫尔在小说中描绘了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财产公有,按劳分配。此后出现了很多模仿《乌托邦》的文学作品,人们从文学的角度去理解“乌托邦”,把关于理想社会或未来生活的小说称之为“乌托邦的……”在17世纪之前“乌托邦”被诠释为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的完美社会。[1}它泛指一切不切实际的的奇思怪想,是一个贬义词。

从17世纪开始,“乌托邦”这个概念不再局限于文学领域,人们开始付诸行动,力图把“乌托邦”变成一种生动的社会现实。“乌托邦”一词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内涵,它是指社会建立所依据的平等、自由、民主等各种原则,人们有关理想社会的理论规划,以及与这些虚构的计划所伴生的社会规则与社会制度。

(二)反乌托邦思想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反乌托邦思想,简称为“反乌托邦”(Anti-utopia),与乌托邦赖以建立的根本思想原则或哲学基础相对立,是对乌托邦思想原则的根本质疑。这一思想的出现有其哲学根源,是人们对传统的实体论思维方式的反省和批判。[2] 

“反乌托邦”是乌托邦的对立面。“反乌托邦”思想者并不反对现代文明和进步,他们只是担心乌托邦所倡导的科学、理性、民主等原则会被过度使用而异化,正如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所描述的那样“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力量”。“反乌托邦”思想者对乌托邦的那些美好构想持怀疑、批判态度,认为若以乌托邦思想为主导,社会终将陷入极权主义,人们的生活将面临巨大灾难。

“反绝对理性主义”、“反建构论理性主义”、“反一元论”等思想,是反乌托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反面乌托邦

“反面乌托邦”(Dystopia),由dys和topos两个词根合成。拉丁语词根dys源于希腊语dus,意为坏的(bad)、反常的(abnormal),topia源于希腊语topos,意为地方(place),合在一起的含义正好与“乌托邦”相反,因此“反面乌托邦”也被称为“恶乌托邦”。[3]

如果说“乌托邦”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那么“反面乌托邦”则描绘的是未来社会消极、否定性的一面。“反面乌托邦”将乌托邦所倡导的平等、自由、民主等原则发挥到极致,基于上述原则构建起来的未来社会并不像理想中的那么美好,反而是一个由于掠夺、压迫和恐怖造成人类生活条件极差的世界。从而显示出乌托邦思想原则的荒谬性。

正如《饥饿游戏》中每年的收割日,12个辖区必须进贡少男少女各1人,参加一档电视直播节目“饥饿游戏”,人选由抽签或自愿产生,游戏规则也很简单,一样的着装、一样的武器、食物储备供争夺,杀人或者被杀都只靠自身能力。看似平等的规则,实质却是一场惨烈的你死我活之战。科技本该以人为本,为人类服务,但在影片中却异化为随意更改游戏环境的操作平台。人是有感情的,可游戏参与者必须只凭理性判断,被迫化身一个没有人性的杀人机器。游戏最后的赢家可以获得享用不尽的财富与至高无上的名望,但以血腥杀戮换来的这一切,注定不能获得心灵的安宁。

(四)反面乌托邦电影

“反面乌托邦”电影(Dystopia Movie)多含以下特征:1、背景多设在未来世界或虚构的一个平行世界2、电影中一定存在一个权力机构,通常是极权或者极端的3、包含对社会政治层面的假设与思考4、“反面乌托邦”电影多少都暗含哲学思考: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人和自然(或者说资源)的关系如何?人类社会应是多元的还是一元的?

上一篇:微博粉丝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
下一篇:具体分析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

青春微电影對弱势群体矛...

转型与重构互联网”對华...

谱写人性的华章――电影...

试论一步之遥中的元电影”意蕴【5119字】

试析日本忠臣藏”题材电...

许鞍华电影中女性人物的...

英國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