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微乳液最早由Hoar与Schulman于1943年提出。在国外,将微乳液应用在食品科学领域较早的尝试是Nokaly等(1991)将水溶性香精和增香剂增溶入豆油、水、亚油酸甘油酯微乳体系中,使得到的微乳食品道好,泡沫少,高温煎熬时不会飞溅。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微乳液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报道逐渐增多,Campo等(2004)制备了由吐温80、柠檬精油、乙醇、甘油、水组成的食品级微乳液,并研究了各成分对微乳液的粒径、相变的影响;迄今为止,关于微乳液抑菌效果的报道仍屈指可数。此外,在抑菌效果方面精油微乳液体系研究成果进展迅速。20588
    微乳具有许多不同于乳状液的特殊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日用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材料化学生物技术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并逐渐在食品工业中崭露头角。微乳化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除浊;2.防霉剂增效;3.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4.萃取;5.解决添加剂溶解性问题;6.增溶营养物质[12]。
    在食品领域,随着食品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食品原料的不断开发,微乳液的应用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和更好的前景。我国的微乳研究起步较晚,但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已有取得不错的成果。张海樵等(2006)研究了以AOT为表面活性剂,以庚醇(癸醇)/甲苯为油相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在有无添加剂(氯化钠)、水杨酸钠和胆酸钠下的电导行为,并研究了温度对电导行为的影响。在盐微乳液中对比其最佳用量,发现在强电解质盐中,阳离子对微乳液作用强度Al3+>Ca2+> Na+且K+>Na+,阳离子价态越高,对微乳液作用强度越大;阳离子相同时,阴离子价位越高,导致阳离子活度下降的程度越大,使其对微乳液作用强度下降,相同价位的阴离子作用效果相当[13]。潘海敏等(2006)以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X-1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十优尔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以正戊醇、正己醇和正庚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以正戊烷为油相,制备了油包水型(W/O)微乳液。用相图法分析了微乳液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计算了水核半径的大小,并考察了影响微乳液W/O区域范围的各种因素[14]。赵艳凝等(2009)用微乳液法制备纳米ZnO在磁力搅拌器的搅拌下加入一定量环己烷、表面活性剂OP10、JFC等和助表面活性剂(正辛醇、正戊醇等),再以ZnCl2溶液、氨水溶液分别为水相制成比例完全相同的两份澄清透明的反相微乳液。
    Rentsenkhand等研究从杜松、柠檬、马郁兰和鼠尾草提取的四种精油对在麦芽汁培养基、苹果汁和牛奶中的酵母例如地丝酵母、毕赤酵母、酿酒酵母和裂殖酵母的抑菌能力[15]。AI. Adham等(2003)和Teixeira等(2007)证实微乳液对细菌的作用是破坏了微生物细胞的生物膜。Gaysinsky等(2005)研究了丁子香酚胶团溶液对大肠杆菌和李斯特菌的抑菌效果。Hamouda和Baker(2000)制备了一种以大豆油为基质的纳米乳液,实验数据表明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抑菌效果[16]。Tserennadmid R 等(2011)在测试几种纯精油在不同饮料中对酿酒酵母的MIC时发现苹果浊汁中MIC比清汁中更高,而牛奶中则显示了更强的保护作用[17]。Oliveira D.L T(2001)研究了冬季香薄荷精油的一系列抑菌作用机理[18]。
  1. 上一篇: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下一篇:电子商务竞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新型语文课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私人健身教练国内外研究现状

  3. 钛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4. 电动护理床国内外研究现状

  5. 半导体激光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6. 网络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7. 国内外保温板跟踪切断机...

  8. 洪泽湖常见水生经济动物资源现状的调查

  9. 浙江省嘉兴市典型蔬菜基...

  10. 松节油香精微胶囊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11. 糖基化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的影响

  12. 慕课时代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13. 数据采集技术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14. msp430g2553单片机高精度差分GPS技术研究

  15. 浅议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策划意识

  16. 油画创作《舞台》色彩浅析

  17. 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