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研究在西方,闲暇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柏拉图认为闲暇是“一种自我控制的自由状态和休闲状态”。亚里士多德曾在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名著中,阐述了什么是快乐、幸福、闲暇、美德和安宁的生活,他甚至认为“闲暇才是一切事物围绕的中心”,并把闲暇看成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条件之一,“幸福被认为是凭借闲暇的,因为我们忙忙碌碌正是为了得到闲暇”1。88146
但是真正把闲暇放在学术层面加以考察和研究,并形成学科体系则是近一百多年的事。19世纪,对闲暇时间作出了科学解释,他认为“闲暇一是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二是指‘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也就是‘非劳动时间’‘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2。而后,在1899年凡勃伦发表了《有闲阶级论》,标志着闲暇真正成为一门学科。他在书中指出,闲暇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机制、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并分析了闲暇时间消费的各种形态和消费行为方式。
1965年1月在布拉格举行了“当代成人教育和闲暇问题”的国际会议,会中讨论了教育在保证闲暇、有助于人的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标志着闲暇教育成为当代教育的新课题。1984年,世界闲暇与消遣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一次闲暇问题研究大会,把“利用闲暇时间和教育”列为其中议题之一,由此闲暇教育成为全球性的教育领域内的问题。1995年12月14号通过的联合国大会5081号决议明确指出“任何社会都承认,闲暇活动对青年人的心理、认知能力和身体的发展非常重要”,“各国政府可以将闲暇活动置于优先的一个方法是向教育机构提供资源,以发展成立这种机构所需的基础设施,此外,闲暇活动可以成为正规学校课程的一部分”3。现在,闲暇及闲暇教育成为全球关注和研究的教育热点问题。
(二)国内研究闲暇思想在中国可谓是源远流长。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教育理论著作《学记》中就提论文网
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闲暇教育思想,君子之道在于“藏焉修焉,息焉游焉”的完美结合。学生不但要在学校里学习正课,而且在休息时也要有课外练习和游艺活动,学习活动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魅力,让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内在需求。闲暇与教育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1柳平。美国关于闲暇教育的研究[J]。外国教育动态,1986(5)。
2,恩格斯。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87
3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联合国大会50/81号决议(1995年12月
14日通过)[J]。青年研究,2001(3)。
到了近代,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主张和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自由和谐教育即五育并重,都体现了教育与生活的密不可分,闪现着闲暇教育思想的光芒。崇尚自然、遵从本性,教育要从生活出发,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但我国对于闲暇和闲暇教育的系统的学术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有学者开始关注闲暇及闲暇教育的研究。最初只是对国外闲暇研究成果的评述和翻译,其中比较早的是柳平1985年在《外国教育动态》上发表的《美国关于闲暇教育的研究》
一文。随后国内进行了专题研究,较早对闲暇教育做探究的是张新平于1987年在《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关于闲暇教育的几个问题思考》,而专著方面较早的是1992年王雅林、董鸿扬主编的《闲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