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拖延的研究,国内外已经涉及很多平台和领域,在此,本研究将拖延划分两个类别,其一是内部因素,其二是外部因素。前者,被分为自我效能、情绪因素等。后者,又被分为完成的任务的性质和家庭环境。第一、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上比较常见的研究领域,这一概念由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中是否有能力去操作行为的期招。基于此的研究也很多,Ferrari曾在他的文章中指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提前预知拖延的次数、原因等。但Sdadier和Bulye(1999)发现,拖延在没有动机的其他变量和个性的因素等,对拖延的影响也是微乎及微。第二、情绪因素:关于拖延与情绪的关系,研究也是众说纷纭。其中除了有人认为,二者存在正相关、或者负相关、更有甚者认为,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关系。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情绪被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而我们一般认为,拖延与消极情绪是存在很大的联系。Solomon和Rothblum(丨984)所做的研究表明拖延是与抑郁等消极因素存在相关。26171Eerde(2003)发现拖延与悲观消极因素存在相关,但也有其他研究表明了相反的结论。Sigall等人(2000)就发现过乐度观也会导致一定的拖延现状发生。而0nwuegbuzie(2004)指出乐观因素却与拖延成为负相关。除此之外的研究也是很多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第三、任务性质的研究:对任务的接受程度,Solomon和Rothblum(1984)和Fermri(1998)的研究都表明,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是否喜欢会影响学生对任务的执行度。若是对这项任务并不是十分喜欢,他们便会将这项任务向后推迟完成。第四、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对人态度,做事执行力度,都可以追溯到这个人本身生长的环境。如PyChyl等人(2002)的研究表明:父母的专断行为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延迟行为存在很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学生的人格影响因素、自我调节因素、认知因素等对孩子都有较大的影响。论文网
拖延国内研究
国内关于学生拖延的研究还是足够充分的,其中以文献综述居于主导位置,而研究相对较少。从研究范围来看,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都有一定的涉及,不过,对于学习拖延的群体范围就小学生来说是十分匮乏的。
- 上一篇:疏离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下一篇:国内外经营者激励研究现状概述
-
-
-
-
-
-
-
糖基化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的影响
数据采集技术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松节油香精微胶囊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浅议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策划意识
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慕课时代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浙江省嘉兴市典型蔬菜基...
洪泽湖常见水生经济动物资源现状的调查
msp430g2553单片机高精度差分GPS技术研究
油画创作《舞台》色彩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