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在查阅相关文献时梳理了国内外对于此课题的研究现状,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研究人际关系、网络中人际关系以及大学生人际关系。
    1.国外相关研究
    (1)人际关系的研究:社会学家格兰诺文特认为,人际关系网络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强关系”是指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人和人的关系紧密;“弱关系”的特点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即交往对象可能来自各行各业,可以获取的信息也是多方面的[1]。29646
    (2)网络中人际关系的研究:以Sproull、Stoll、Kiesler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基于网络的人际关系是浅薄的、虚幻的、剥削的、敌对的。在网络上不可能建立真诚的、亲密的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的建立导致的是信息的支持,而非情感的支持或者有形的帮助。与之相反,以Wallace、Peris、McCown、Whitty为代表的研究者则认为基于网络而产生的人际关系是可靠的。网络的发展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人们基于相同兴趣建立的人际关系不仅真实亲切,而且是牢固的、有效的[2]。论文网
    2.国内相关研究
    (1)人际关系的研究:学者费孝通在探讨中国社会关系的特点时用“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来解释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差序格局”指的是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3]。华裔学者边燕杰根据格兰诺文特的理论,提出了强关系假设。边燕杰认为,在中国社会中,社会网络是一张人情网,人情关系的强弱与获得照顾的可能性是正相关的[4]。王晓霞指出,中国人际关系的研究离不开人际关系所依托的传统文化,中国人际关系以重人伦为本,重信任与和谐是中国人际关系建立的心理起点;整体主义作为处理人己、群我关系的原则仍在发挥作用[5]。林世敏、王根林在其文章中提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由感情及伦理作为主要纽带转变为以利益和效率为主导,功利性呈明显化。尽管人际交往的范围扩大,交往对象大大拓展,但是交往的深度以及感情却不断弱化[6]。
    (2)网络中人际关系的研究:李国华和仇小敏在提出,网络交往缺乏规范和约束力,即表现为网络交往的松散性特征[7]。夏俊在其硕士论文中用数据表明网络人际交往的信任度低[8]。
    (3)大学生人际关系:我国学者朱翠英、银小兰认为,正处于特殊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一方面渴望友谊,一方面又表现出自我意识较强、内心防御过强、抗压耐挫能力差等局限性[9]。何仕认为,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包括以下特点:流动变化大,大学生通过极低规范力和约束力的网络空间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交流对象;宣泄性倾向,自由、隐秘的网络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了宣泄平台;认同化选择,大学生在选择交流对象时有明显的认同化选择,只关注自己认同的信息;社区化形式,大学生通过网络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形成各自的社区[10]。
  1. 上一篇:媒介环境中儿童的形象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下一篇: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1. 新型语文课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私人健身教练国内外研究现状

  3. 钛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4. 电动护理床国内外研究现状

  5. 半导体激光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6. 网络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7. 国内外保温板跟踪切断机...

  8. 洪泽湖常见水生经济动物资源现状的调查

  9. 糖基化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的影响

  10. 数据采集技术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11. 油画创作《舞台》色彩浅析

  12. 慕课时代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13. 浙江省嘉兴市典型蔬菜基...

  14. 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15. msp430g2553单片机高精度差分GPS技术研究

  16. 浅议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策划意识

  17. 松节油香精微胶囊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