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皮肤的颜色取决于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的数量、类型以及在角质层形成细胞分布的模式决定的[2]。黑色素是通过一系列氧化反应形成的,酪氨酸酶催化黑色素细胞中的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中3个不同的反应:在酪氨酸酶(Tyrosinase, TYR)催化下酪氨酸(Tyrosine,Tyr)转换为多巴(DOPA),DOPA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转换为多巴醌(DQ)。接着,多巴醌过自动氧化转换成多巴色素,最后生成5,6——二羟基吲哚羧酸((DHICA)以形成优黑素。后者的反应是由多巴色素互变异构酶(Dopachrome tautomeras)和DHICA氧化酶的催化下进行的。同时,在以半胱氨酸或谷胱甘肽的催化下,多巴醌被转换为半胱氨酰多巴或谷胱甘肽多巴,最后生成褐黑素 [3-4]。进而,黑色素细胞组织将黑色素转移到表皮基底层细胞中,随着细胞的新陈代谢而被带到角质层中,最后随角质化细胞脱落。 35203
        皮肤美白剂主要通过使酪氨酸酶失活,或阻断黑色素合成反应链中各个反应的进行来减少黑色素的合成,进而使皮肤美白,改善色素沉积过度。目前商业化使用的皮肤美白剂有:氢醌、熊果苷、果酸、曲酸及其衍生物、文生素C及其衍生物等,它们能减少黑色素中间体被氧化的数量。论文网
    氢醌是首被公认的美白原料,并作为治疗色素沉积的标准。但研究会引起皮肤红斑、脱屑、刺痛和过敏,甚至引起永久性损害,临床应用受到限制。2000年,欧洲颁布了一项法规,禁止氢醌用于一般用途的化妆品。
        熊果苷作为氢醌的糖衍生物,熊果苷比氢醌的毒性要低,且更安全,光稳定性也优于氢醌,其作用机理也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化,阻断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的产生,从而达到美白的效果。但熊果苷也被怀疑是一种对苯二酚的前驱体。对苯二酚对皮肤细胞的毒性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很多国家已限制或禁止其用于化妆品中。
    曲酸的作用机理是螯合铜离子,抑制络氨酸酶的活性。但长期使用曲酸的化妆品具有细胞毒副作用,且水溶性的曲酸在水溶液中并不稳定,因而一度被日本禁止使用。曲酸还被证实具有致敏性,且高浓度时对甲状腺存在不利影响。
    文生素C的美白机理主要是将黑色素还原从而淡化色斑。但文生素C是水溶性物质,不易渗透到皮肤的角质层,且本身易氧化,并不稳定,故其使用受到限制,通常与金属钠、钙结合,以文持其稳定性,或以文生素C衍生物的形式存在。文生素C衍生物也只在高浓度下有效,并且在化妆品配方中很难稳定存在[5]。
    以上这些化合物都存在应用缺陷,因此需要寻求更高效和更安全的美白原料。
  1. 上一篇:工程量清单计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下一篇:高速动车组制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
  1. 主要吸附剂的研究现状

  2. NH3-SCR催化剂研究现状

  3. 阻燃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 苯并二氮杂卓类催眠镇静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5. 固体推进剂热稳定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6. 超塑化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7. 埋弧横焊焊剂的研究现状

  8. msp430g2553单片机高精度差分GPS技术研究

  9. 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10. 慕课时代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11. 油画创作《舞台》色彩浅析

  12. 浙江省嘉兴市典型蔬菜基...

  13. 松节油香精微胶囊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14. 数据采集技术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15. 浅议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策划意识

  16. 洪泽湖常见水生经济动物资源现状的调查

  17. 糖基化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的影响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