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有关环境的问题不断地探索,人们对环境问题的理解也不简单的局限于污染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包括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保护等的综合性问题。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为了实现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战略和促进经济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必要的前提。近几年,国内外的有关专家对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不断深入,并且制订了很多有关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建立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模型,确定了有关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从生态环境评价问题入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分别就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如下[8]。40851
生态环境监测是于十九世纪末,由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首先开展的,直至二十世纪初叶,由外国学者马森和柯尔克文茨首先提出了污水生物系统,这一发现也为应用指示生物来评价被污染水体的自我净化状况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标志着生态环境监测发展起来了。之后,许多学者的深入研究,使得环境监测成为活跃的科研领域,并不断丰富了环境监测的理论和方法[10]。
国外的生态环境评价不是建立在规范的评价体系之上的,大多数是从不同角度对生态系统的某方面进行评价。最初的生态环境评价主要是环境污染因子的监测与研究。后来,由单一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和和评价发展到综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接着国外学者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景观分类,不仅对其进行生态环境评价而且论述了不同生态景观的可持续性。从生态开发和保护的发展角度对环境敏感度进行了评估。论文网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态环境评价在理论和方法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讲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中。近年来,国外的许多学者以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从生物的角度出发来评价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指导景观设计和规划,用以估算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和景观格局状况,同时寻求人文价值上的景观评价[5,13,16]。
我国在环境监测中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相比于发达国家,在监测系统、监测队伍、监测管理以及环境标准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我国环境监测则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随着管理“三废”工作的不断开展,全国各省逐步建立了环境监测站并陆续推进了环境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从而开始进行生态环境评价,重点在于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接着是城市区域生态系统评价等。直到目前,评价内容包含了“自然—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监测也必将迅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那么随着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技术的发展,国内的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也会有较大的发展,相应的技术体系也会不断完善[1,4,7,9,11]。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的突出特点是比较注重生有关生态过程的研究,而生态环境监测的有效区域较小,只能够算是一种微观监测。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空间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宏观生态监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由于3S技术费时少、准确度高的优点,继而成为生态学家研究的重点工作。总体来看,国内生态环境评价起步较晚,直到进入九十年代才有了相对较快的发展,并且在理论、方法、指标等体系以及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通过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来获取生态环境评价的基本信息,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3,13,14,27]。
- 上一篇:数字矿山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下一篇:网络流行语的研究现状
-
-
-
-
-
-
-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