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早期高炮的诞生与发展1906年,德国将一门57mm火炮安装在四轮汽车上对空射击,形成了世界上第一门高射炮,简称高炮。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高炮配置了较为完整的四轮炮架,增大了方向射界(360。)和高低射界(大约o。~700),初步形成了现代高炮结构的雏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高炮逐渐配置了自动机、测距机、指挥仪和炮瞄雷达,在提高射速和射击精度的同时,增加了有效射高和有效斜距离,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武器系统,并成为当时唯一有效的地面防空武器。63742
2 国外高炮作战地位的起落
50年代,喷气式战斗机和防空导弹的相继问世,将空袭与反空袭带入了更高层次的对抗之中,而此时高炮的发展又进入了相对停滞的状态。赫鲁晓夫因此曾断言“人类已经进入了导弹的时代,火炮将因此退出历史舞台。如果说它还有什么用途的话,只能作为节日的礼炮来使用了。”随后,以美苏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将高炮从编制中全面撤消,停止了高炮的研制工作,集中力量发展防空导弹。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这种“导弹制胜论”开始暴露出致命的问题。如:叙利亚“萨姆”6导弹基地覆没、英军“谢菲尔德”导弹驱逐舰被击沉、苏军米格25叛逃日本、“赛斯纳”飞机在红场与白宫降落等,促使人们开始思考超低空(也称“第五空间”)的防御空白问题,不得不重新认识高炮的作用,尝试并形成弹炮结合的格局。作为防空导弹的补盲武器,20~40mm口径的高炮倍受青睐,并朝着高射速、多管联装和自行化的方向发展。90年代后,高炮进入了弹炮一体化的时期,并呈现出高炮弹药的子母化与制导化发展趋势。
3 国内高炮发展情况
50年代抗美援朝期间,我国在依托苏制装备组建高炮部队的同时,在苏联政府的援助下组建了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并大量引进和仿制苏联装备。60年代抗美援越期间,我军所使用的高炮已经实现了国产化,一些定型产品一直沿用至今。但由于国力限制,我军还没有条件追赶国际上全面导弹化的潮流。
70~90年代,我国引进和仿制了一些防空导弹,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群体战斗力。经济、技术和综合国力等因素的制约,使我军还没有来得及淘汰高炮便迎来了弹炮结合的时代,但作为一种防空导弹低空近程的补盲武器,高炮发展速度明显放慢,开始研制少量的自行高炮和弹炮一体化装备。
2000年后,我军防空装备的主体依然是60~70年代生产的高炮。在研制和生产少量自行高炮和弹炮一体化装备的同时,开始全面向高炮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新装备改进与旧装备改造并举的发展格局。着手研制可编程时间引信子母弹(AHEAD弹)和可编程时间引信预制破片弹,并开始预研简易制导炮弹,全面推进高炮弹药的子母化和制导化进程。
4 国内外一些高炮防空系统
俄罗斯“铠甲—S”防空系统:
俄罗斯图拉仪表设计局于1994年研制成功。它是一种将导弹和火炮结合在一起的武器系统,可以打击射程内全纵深空中目标,包括远距离的大型高空目标和突然出现的小型低空目标,被称为应对高精确度武器的有效防御系统。
“铠甲—S”防空系统由炮塔、炮塔控制系统、防空导弹、发射装置、操作和技术保障设备等构成。它配备地空导弹8至12枚,最大射程20公里,最大射高15公里;配备两门30毫米双管防空火炮,弹药基数750至1400发,最大射程4公里,最大射高3公里。两种武器相互补充,能够摧毁距离在20公里以内、高度在15公里以内、速度在1300米/秒以内的各种现代化空中攻击武器。“铠甲—S”可以在静止时或行进中开火,能够同时攻击4个目标,有效杀伤半径1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