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柯尔文手势的教育理论及其教学特征概述
2.1 柯尔文手势的教育理论
柯尔文手势是 19 世纪 70 年代由英国的约翰·柯尔文首创,之后被匈牙利音乐教育家 柯达伊编入其创立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中,并成为其音乐教育体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音 乐教学手段。我国的杨立梅教授曾在匈牙利学习音乐,她记录下了匈牙利音乐教师如何在 音乐课堂中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歌唱教学,并把这种先进的音乐教学手段引进我国【1】。
2.2 柯尔文手势的教学特征
“柯尔文手势是利用手在身体前方从腹部到头顶的距离,不同的高度,做出不同的手 势分别代替七个基本音级”【2】。通过这样形象、直观的方法将听到的音的高度转化为视 觉的高度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与积累,再由视觉的音高概念进入大脑转 化为听觉概念,最终形成内心听觉。笔者对柯尔文手势的做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该手势 做法的具体细则及每个手势代表的不同含义如下:
Do 音的手势是掌心向下,手平握成空拳,拳眼对向自己的身体,放在腰部的位置。 Do 音给人一种很稳定的感觉,我们应该用坚实的声音来演唱。
Re 音要将手掌打开,并且指尖要稍微向上扬起,手大概放在下肋部的位置。Re 音相比 较 Do 音而言,更加放松,演唱的时候有一种延伸的感觉。
Mi 音掌心向下,手要做成横平掌的姿势,手的高度稍微往上,因为它较之 Re 音更加 平稳,广阔,所以演唱时仿佛面对辽阔的大海一般。
Fa 音的手势是大拇指向下,掌心向外,其余四个手指轻轻收拢,手放在胸部的位置。 从音程关系上看,Fa 音与 Mi 音之间是半音关系,我们在演唱时应注意它的音高要倾向于 Mi 音。
Sol 音掌心向内,侧平掌,掌心朝向自己的身体方向,手放在颌部的位置。给人一种 明亮的,有生机的感觉,应该用自豪的声音去演唱它。
La 音要将五指向下收拢,做成像用手抓着东西向上提的手势,手大致放在眉部的位 置,演唱时应有一种团结集中的感觉。
Si 音食指向上自然伸直,手放在头顶的位置。因为 Si 音和 Do 音是一对亲密的朋友, 他们之间也是半音的关系,所以演唱时更倾向于 Do 音。
3 新课标下柯尔文手势在小学歌唱教学中的运用
3.1 目前小学歌唱教学的现状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其生理、心理都需要良好的音乐教育来浇灌。歌唱 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的重要途 径之一。歌唱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歌唱的 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 乐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但是在实际歌唱教学过程中,却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对 在小学实习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问题如下:论文网
(1)在小学歌唱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讲究方式方法, 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对于尚且处于小学阶段的大多数学生来讲,传统歌唱教学模式下 对音阶、音律的讲授方式,让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如同进行外语语言的学习,相对较 为枯燥晦涩。
(2)教师过分强调歌唱教学的严密性与纪律性,忽视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不能激发 学生对音乐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歌唱活动的积极性,遏制了学生参与歌唱活动的热情, 不能满足学生对歌唱学习的内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