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担经挑”的特点
   淮阳太昊陵庙会的朝拜礼仪多种多样,而“担经挑”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原生态巫舞的保留也反映了历代人民对伏羲朝拜讴歌的延续。在淮阳人祖庙会上,时常可见妇女们担着花篮在陵墓前唱耍,群众称其为“担花篮”。“担经挑”舞者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妇,其服饰一身黑,她们身穿黑色衣裤,头裹垂地黑巾,足蹬黑鞋,一人打竹板诵祖经,三人肩担龙凤花篮起舞。不同的舞步却有相同的规律,即舞者走到中间一定要背靠背而过,身后飘洒的黑纱长尾相互缠绕而又自动散开,象征伏羲与女蜗两尾相交之意,充分体现祭祀皋媒之神及生殖崇拜的实质。其唱诵的经文也大多与伏羲女娲繁衍人类有关:“西边修的娃娃山,有儿有女把头点,没儿没女拴一个,夫妻双双都喜欢。”这种经挑舞在淮阳民间各地均非常流行,现已成为百姓们普遍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

二、原生态民间巫舞“担经挑”的发展现状
(一)“担经挑”在民间自身发展的现状
    在淮阳地区,“担经挑”分为不同的组织,每组一般人数在七八人以上,规模较小。表演“担经挑”的人员,大多是中年妇女或是七八十岁的老妇,她们大多曾患过邪病。她们通过每年自发地去各地庙会上表演“担经挑”祭神,希望能得到神灵的保佑,保佑一家人平安健康。
   “担经挑”每班四个老斋公,三人表演,一人打经板,在经板声中以说明形式为表演者伴奏。三副经挑中优尔种花篮,花篮竹制精巧,有龙、虎、宝瓶等样式。舞者全身穿黑色服装,偏大襟上衣,大腰裤均镶彩边,扎裹腿,绣花黑鞋,黑头纱长约五尺,下缀二寸长穗。“担经挑”由“蹬步、越步、碎步、交叉步、跌步”等动作构成,配合经典的唱词别有一番风。“担经挑”的经歌唱词也非富多彩,是人们长期生活集体创作的产物。直到现在,一些最古老的如祭祀人祖功德的经歌在老艺人们那里仍有流传。另外还有一些带有原始色彩和神话色彩的经歌,这些经歌唱词显然是随着历史的长河流传下来的,它至今仍为民间艺人们所传唱,这充分显示了民俗文化鲜活的生命力和人们祭祀崇神这一民间信仰的虔诚度。
(二)新时代潮流下“担经挑”的变化和发展现状
 1.舞者人数和人员组合的变化
   如今,在淮阳,“担经挑”表演不止是只能在寒冷时节古庙会上看到,一年四季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其身影。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年轻女性加入了“担经挑”的队伍。“担经挑”作为一种祭祀舞蹈,原本是传女不传男的,以前参加表演的均是中年妇女,现在有更多的男性愿意参与其中。“担经挑”人数从过去的4人一班扩大到15至20人不等,现在淮阳附近的每个村庄几乎都有自己的“担经挑”团队。他们有自己统一的服饰和道具,安排有统一的排练时间,还有专业人士领头辅导,基本上在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都要聚集在神庙前表演一番,人员规模和专业程度大大超越了以前。
 2.经歌唱词的变化
    现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们的生活得到了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愉悦。近两年,有许多“担经挑”的艺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现象编写出了许多新的唱词在庙会上唱诵。这其中有歌唱新的社会生活现象,有歌颂的政策,有描绘农民当下的幸福生活等。这些新编的带有明显时代色彩的唱词容纳了丰富的当代民风民俗,真实的反映了当代底层民众的社会心理。
上一篇:浅谈林俊杰音乐作品及演唱风格
下一篇:浅谈扇子手绢在胶州秧歌中的运用及价值

浅谈中国“神曲”的形成与发展

浅谈音乐课外活动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浅谈苏北睢宁大鼓的地方传承与保护

浅谈黄梅戏中竹笛艺术的运用

浅谈李健的音乐风格

浅谈歌曲《七律·长征》的艺术特征

中国传统音乐在周口中小...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