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通剧的历史渊源
2。1 通剧的起源
通剧起初还不叫通剧,它的前身是僮子戏。而僮子戏的历史渊源又可以追溯到汉代。在汉代,每年宫廷中都要举行一场叫大傩的仪式。仪式中,一位戴着黄金四目的面具,手执长戈与盾牌的神人,号称方相氏。他率领十二个装扮怪异的神兽,另外有一百二十位十一二岁的孩童(即童子)相拥簇。按照古代的说法,除夕那天是一年之中阴气最重,必须有强阳才能遏制住强阴。这“强阳”就是十至十二岁的童子。童子们随着方相氏高举火把,借助天地的力量在宫廷四处驱赶十二个象征不吉祥的恶鬼,将其赶出宫门,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种质朴奇幻的恢弘戏剧性仪式场面,一直传承下来。
2。2 通剧的萌芽时期
南通僮子戏就是从古老的巫傩祭祀仪式之中流传而来。直到20世纪中期之前,僮子戏经历了“说唱时期”和“僮子串”时期。中国解放以后,民间僮子戏因为与巫傩活动有关而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产物,同时被禁演。1957年,南通部分新文艺工作者和部分僮子戏一人试图将僮子戏中的戏曲部分分离出来,并发展成一种新的剧种。同年4月,恰逢上海歌舞团在通州市演出,在他们的帮助下,僮子戏进行了第一次的改革。至此,南通通剧正式进入了“僮子戏”时期。
最初的“僮子串”、“僮子戏”时期的演出都是用在乡间搭台走唱的形式,舞台布置非常简单,能很方便快速的转移地点,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广泛的流传。除此以外,在这个时期,一个演员可能会串演几个角色,需要的人手不是很多。甚至演员连服装都不换,只需要口头上向观众说明即可,这也是“僮子串”这个名字的由来。伴奏方面则是采用锣鼓伴奏,这样不但方便携带,还能给演出带来宣传表演,吸引观众的作用。剧本上来说,这个时期的剧本多为《劝世文》和《十三部半巫书》之类的唱本和巫本。
2。3 通剧的成熟时期
第二年,为了扩大影响,南通市人民委员会同意成立了“南通市僮子戏实验剧团”(以下简称剧团)。第三年,剧团利用了文化之乡和戏曲之乡的优势,进行了第二次的全方位改革。第四年,机缘之下,当时的市长陪同两位电影界的大家观看了僮子戏的演出,两位大家对僮子戏很感兴趣。市长就把南通乡土的戏曲“僮子戏”,改名为一个大众化的名字“通剧”。其后,“南通市僮子戏实验剧团”正式更名为“南通市实验通剧团”(以下简称实验通剧团),并为实验通剧团充实了一批新鲜艺术血液。至此阶段,通剧迎来了发展的高潮阶段。
两年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的帮助下,实验通剧团改对人物造型、艺术表演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改进。之后实验通剧团借鉴了京剧、话剧、歌剧等戏剧的表演手法,结合表演的内外因素,探索着南通通剧成熟发展的道路,并完成了南通僮子戏的第三次变革。
从伴奏上来说,在政府的支持下,通剧的伴奏从乡间的锣鼓伴奏逐步走向了有庞大织体的管弦乐伴奏,当时的演出需要一整个大型的管弦乐团伴奏。从剧目,剧本上来说,无论是最初的唱本和巫术,还是这个时期改编的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大多是传统的剧目,或者是在原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修改的,所以剧目、剧本的内容多是被听众们所熟知的。因此,即使没有亲自看到故事内容的,也会在群众之间广泛流传。从唱腔、声腔上来看,其源头是童子腔和地方民歌衍变而来的曲调。通剧演出时的语言也是南通地区的方言,包括南通市,狼山,天生港,通州,如皋,如东,海门等地方语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所以,无论是曲调、声腔或是语言上都比较容易听懂、易于理解。据笔者了解,演出时演员会按照方言的表达习惯对即兴的唱词进行小部分的修改,让观众们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