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地域影响,新县地方方言既带着河南地方口音的韵味,也带着湖北方言这一独特特点,从而使新县民歌在音乐语言上有着刚柔相济的音乐风格。其绝妙之处就是夹杂着方言土话,多运用平舌音,语言通俗、风趣,语气性比较强,有种简约而又严厉的感觉。新县民歌的旋律只有使用本地方言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新县民歌中五声音阶居于主体地位,在小调的运用中最为常见,还有一小部分的四声音阶和六声音阶。论文网
新县民歌大致可分为山歌、灯歌、号子、小调、历史民歌、新民歌等几大类。不论是悠长的山歌、高昂的劳动号子,还是缠绵的小调,或是豪放的历史民歌,无不生动形象,各具风韵,其旋律优美,多用装饰音,音域较窄,音区偏高。
在过去一些地区四面环山、交通不便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极为有限,所以至今还保留着较多的传统劳作方式。人们在田间地头劳动时,会随着劳动的环境改变而演唱不同的民歌:耕作之时唱山歌,放牧时唱盘歌,插秧时唱秧歌,薅秧唱薅秧歌,车水之时唱车水歌,劳作之余,唱民间小调。村里红白喜事唱民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生活中男人们劳作时即兴哼唱,妇女们做家务、做针线活时轻声吟唱;逢年过节快乐时要唱,以此增添气氛,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生老病死悲痛时也唱,以此寄托哀思,送亲人一路走好。可谓无时不歌,无事不歌。
二、新县民歌的现状
(一)信阳民歌第一村——南冲村
南冲村位于新县八里畈镇东北部与光山县交界处,距将军县仅有十公里的距离。四面环山,号称八大山寨。由于村子里的绝大部分村民都姓李,所以该村又叫“李南冲村”。该村共有25个村民组,共603户,共计2019人。村民们说,南冲村的村民人人都会唱民歌,上自八旬老人,下至学语儿童,人人都爱唱民歌。其中会唱80首以上的就有200多人,能唱几首或几十首民歌的村民有60%以上,南冲村现在的民歌手如今已发展到近千人。
这里因民歌传唱历史悠久、民歌氛围浓厚,故被誉为“信阳民歌第一村”。该村境内山寨上有座元相寺,相传始建于唐朝,“赛山樵唱”[ 赛山樵唱:赛山位于南冲村与光山县的结合部,樵歌是大别山民歌的重要形式。山顶的元相寺,始建于唐宋年间,为古代光山八景之一,早在明代嘉靖年间沈绍庆主修的《光山县志》就有记载。
]的诞生地就在南冲村。[ 4]南冲村流传至今的《打柴歌》就是最好的见证。如谱例1。
谱例1《打柴歌》
《打柴歌》这首歌曲被誉为南冲村“赛山樵唱”的充分体现,乐曲为一段体结构,A徵五声调式,全曲描写了村民清早起床上山打柴时的欢快情景。
南冲“民歌村”是在2008年信阳民歌在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市民歌普查工作中发现的,南冲村村委会与八里畈镇文化事业发展服务中心随即共同成立了“新县八里畈镇赛山樵唱民间文化艺术协会”,该协会发掘并整理了当地民歌近百首,登记民歌手500余人。信阳市新县文化馆长陈世松及副馆长黄铁成从2006年起开始对新县南冲村的民歌进行了多次考察,并做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搜集整理工作。2008年,南冲村民歌手荣获民歌大赛二等奖,次年2月,八里畈镇被河南省文化厅首批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新县继而被评为“河南省文化先进县”。[ 5]至此,南冲村民歌以及新县民歌同时也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豫风楚韵的这朵花更加受到世人的青睐。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