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现代审美中的乡土美术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228-02

现代人的艺术审美观念是随着现实世界审美观的不断改变。进化。发展而不断贴近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在经历了历史上著名的多次艺术变革后,时至今日,一些创新论文网性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崛起。这必将会快速。高效推动当前多种文化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同时,这样也令不同当代文化获得更大。更多的包容,使当代文化发展氛围更自由。但是,我们需要清晰明确认识到正是由于多种文化共同发展的相互制约。限制,让一些传统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在社会文化转型中出现令人难以走出的美学难题,迷惑。困顿。个人纠结和患得患失等心理情节,各种不同不良心理现象的纷呈,都表达出了人们对于现代审美基本认知的严重缺失。在现代审美中,我们往往会忽略掉一些传统艺术,对于乡土美术的审美就是其中之一。

一。乡土美术当前的基本概况

乡土美术主要指的一些发源于乡野农村的传统民间美术,在一些地区性质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中传承的,是兼具欣赏价值和美学研究价值双重价值的美术文化发展现象或者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实体物品,具有十分强大的美学价值。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保留和蕴藏着丰富历史文化的种族绘画艺术作品。传统制作工艺。奇形怪状的建筑。形象深动的艺术雕塑和面塑。出神入化的面具。民间剪纸。精美刺绣印染和布制品。流传千古的民间绘瓮。造型多样的木版画。动作皮影等等。这些别具一格的乡土美术作品特色是零散的。不成完整体系的。所以地方性的文化管理调查相关组织要想进行全面考察。整理。研究工作,让其保留原有的艺术风格,并且在此过程中让其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扩大其在美术界的影响力,是需要长时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乡土美术是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的劳动过程中被人们不断加以总结所创造出来的,作为当代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重要构成,当中一些美术作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小事的反映。从历史经验来看,正是由于传统农业文明衍生出的一种上天至大的古老价值观,而以血缘。亲缘。地缘三种关系结合,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颇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乡土社会,并渐渐孕育出了滋一系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主义传统思想,因而它是最值得推崇的母文化资源。

乡土美术所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形态,它与农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原始艺术和传统生产生活活动的高度统一,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发展而由此带来的影响。让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乡土美术以及其风格迥异的美术品散发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气息。笔者在进行乡村美术调研时发现,贵州省黔南州的少数民族妇女服装的银饰品做工非常精致考究,饰品间的连接精密,图样简洁,色泽光亮,是不可多得的手工艺精品。其工艺制作方法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古老的工艺制作方法已经不复存在。在社会大转型期间,现代苗族青年女人大多平时都不再穿着传统民族服饰。佩戴银手饰,只有当婚嫁或者民族节日时才穿,显然这样就与传统文化背道而驰,民族服装成为节日时的装饰点缀,关于其传承和发扬就成为了一个难题。而又据少数民族的数据部门调查统计,伴随现代乡村经济的发展变化,生活方式的飞速转变,特别是快餐文化的强势冲击,无数弥足珍贵的乡土美术技艺正在日渐走向消亡。具体表现是年代久远的村落建筑遭到相关部门的破坏或者废弃,一些民俗文化正遭遇消亡边缘或者发生变异,乡村美术资源损失严重,民间传统艺人日渐减少,可以说乡土美术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全国各个地区。

二。现代审美与乡土美术

从现代美学艺术角度来看,乡土美术中产生的各种梦想以及各种个人情感的表达,民族文化精神和传统思想观念的传播,已经跟不上人类文明的脚步,但其艺术表现张力所带来的魅力却令现代审美望尘莫及。其基本的表现形态使其在平面艺术。立体艺术。空间艺术得到全方位的美学价值体现。如手工泥人。各种剪纸。造型纸马。经典年画。精美绣品。古老布艺。各式器物等,这些风格迥异的艺术表现手法承载了人们对于美好愿望的寄托之情,这些不同表现形式的乡土文化都在各种传统文化的体系之下表现出了巨大的人文艺术魅力。同时,因为民俗乡土文化的简朴随意性,使得形式各异的美术中又多了一种表现手法。

从形式特点看,乡土美术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平面表现上,由始至终都存在于各种艺术形式种,如纸张剪裁。纸板绘画。手工制品。农村绘画以及墓室砖画壁画等,平面创作相对于三维立体创作来说,其创作的自由度是三维立体创作所无法比拟的,正如美国绘画家路易斯说道:平面绘画创作远比立体创作更具优越性,许多艺术奥秘就在其中,当你面对一个平面艺术品,会在欣赏它时获得难以想象的共鸣,好的绘画作品其实就是从中追求一种超越。“在乡土美术具体形态中,图文并茂关系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农村绘画中的这一表现更为典型。比如一些具有立体特点的形态各异的手工泥人。颜色精美的棉布。年代久远的土陶艺术器物。材质不同的各类雕刻艺术。雕梁画栋和建筑装饰等,在设计理念和实际造型上,都呈现了风格夸张。形式新颖的艺术特色。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了独特的风格造型,自成一体的实体艺术令人浮想联翩。这些民间美术的整体特点与现代美术的自由性特色不谋而合。从实验角度来看,民间美术的技术手段是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任何形式的转化,不同材质的各种工种艺术表现手段都属于乡村美术表现范畴。这在现代艺术表现手法上是极为罕见的。但是,古典历史文化的亚太地区延伸,对全世界的影响,已然成为历史,它已经受到西方现当代文化的影响,现代审美成为我们今天必须认识的价值理念。

三。现代审美乡土美术的具体运用

审美区别于科学观察,它主要是需要通过一般观察。众人参与。融会贯通。亲身经历等多种艺术活动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过程。通过倾注自身感情。期望的旁观者心中寻找相互适应。相互理解的共同语言,主要需要选取恰当的审美地点。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能否产生适应。对应。同构现象,即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及其所处的环境气氛的选择。所以,选择或者建构一个适宜的审美环境,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根据现实的沟通性程度,我们通常把审美场所构建分成两类:

(一)审视审美场所。主要指的是审美过程的参与者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沟通的集会场所。它最大的优势体现在现实的交流性,审美者之间进行的审美沟通,可以有助于审美素养的提升。在放松心灵的和谐环境里,审美主体可以通过自身经历以及结合审美的相关基础知识,深化对审美对象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联系理论知识,区别不同审美对象的相互联系,对于不同审美对象的结构知识。对应关系要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在消除审美主体间的情感隔阂时,还要逐步降低两者之间的差别,通过此种方式,令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谐亲密。伴随相关活动的展开,有计划。有层次地形成高标准的审美能力。这类审美能力主要体现在:乡村日常生活审美。乡间的古城审美。古镇和古村审美。乡村的各种时令节日审美。人生的礼仪活动审美。乡村的炮期。会期等审美。在这些不同风格的乡土美术作品审美中,汇聚的是审美者参与其中的最佳契机,可以身临其境感受乡土美术。

(二)虚化审美场所。相对于前一点,虚化审美场所让审美者们能够参与当中,但又可以不和他人交流,提供一种安静和谐的审美环境。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能够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获得大量珍贵资料,用一种视听语言向审美者们传达信息,这让乡土美术更具艺术性,这样的审美方式也会更饱满。更实际,更加具有可观赏性。可以这样说,所有形式的艺术表现,其实都是一种对艺术的重新改革,它主要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增添了审美者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想象色彩,,让不同审美主体经过自由发挥的想象,体验并且感悟生活。之后用审美理论知识去丰富。完善它,创造出另一个富有想象空间的自由国度,进而让审美者们体味表面无端。实则有味的艺术再深化的审美享受。

四。结语

每一个审美者对于这些美术作品的审美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当中的每个人都应该从人文角度出发,关注那些被忽略。即将消亡的乡土美术。通过借鉴一些世界先进的保护技术和相关研究理论知识。借助一些社会各界的保护力量,对乡土美术的起源。发展。衰落作出相关解释。描述和指向,从而以获得一种有理论支撑的力量,拯救乡土美术,使其走出发展困境,同时通过文字的表现让丰富的乡土美术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引发学术研究界的关注。在这一行动中,相关地方院校美术专业师生应积极参与其中,感同身受的审美体验不仅可以培育一种文化自觉,还可提升审美能力及传承艺脉。现代审美中的乡土美术,更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文化资源取用。无论我们怎样评估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价值意义,我们都需要认清,只有立足民族文化立场和文化身份,借用现代审美观念和现代语言方式,才能在国际文化圈中实现同步或超越性发展。

刍议现代审美中的乡土美术

上一篇:冷静對待美术欣赏課的冷场【2530字】
下一篇:刍议美术課堂中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初中生创造性思维【1782字】

黎雄才對于20世纪中國绘画史的贡献【1041字】

陈醉绘画艺术解读【3214字】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學生美...

辅导學生美术创作的实施策略【2759字】

超越语言心智,培养美术課...

谈谈民间美术【2243字】

谈舞台美术的象征性写意手段【1811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安康汉江网讯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