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课程中大班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和研究
美术是幼儿园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幼儿表达内心真实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因此,如何巧妙地将幼儿喜爱的游戏与美术教学融合在一起,实现高效美术教学,是摆在幼儿美术教师面前的难题之一,也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论文网>一。游戏化美术教学概述
游戏化教学即教师利用游戏方式实施教学,同时学生以游戏方式学习,意在营造一种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促进高效学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状态,以及美术活动的艺术特征,游戏化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通过将美术教学内容或主题,以趣味化。生活化。视觉化的游戏方式展现,从而使幼儿内心深处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大班游戏化美术活动,以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生活经验及审美需要等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游戏化教学策略,让儿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感受美术的艺术魅力。
二。大班游戏化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大班美术教学与游戏分离。
儿童具有独特的天性和年龄特征,游戏是其基本活动形式,是其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幼儿来说,美术本身是一种游戏,儿童可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天性,同时享受形状。颜色。线条带给他们的刺激感和愉悦感。正因如此,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美术自身即是游戏,那么美术教学便不再需要游戏了。这是导致目前大班美术教学与游戏分离的一个重要原因。幼儿时期,儿童获得知识主要是以游戏的方式实现的,美术教学与游戏的分离对大班学生兴趣的激发。知识的获取及学习主动性的培养等都极其不利。
(二)教师以极端化的态度对待游戏化美术教学。
当前幼儿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中的态度多为以下两种:其一,对游戏的形式及过程过多干涉,幼儿只能在老师的支配下参与游戏,无自主性;其二,教师在游戏化教学时不加引导与指挥,没有任何游戏规则,没有教学目的,放任儿童随意而为。当然,这两种做法都不是正确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及自主能力的培养都较为不利。
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幼儿的影响更是如此。大班美术教师对游戏化美术活动的开展,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态度:既要重视儿童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更不能轻视自己在游戏中的引导作用。
三。大班游戏化美术教学实践的探究
(一)因地制宜,合理创造幼儿美术游戏环境。
游戏是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而游戏环境是否良好直接关系游戏能否顺利开展。在游戏化美术课程的开展中,需要为幼儿创造适宜的游戏环境,游戏环境以潜在的方式影响儿童的活动和行为。良好的游戏环境可以给儿童舒适。轻松的感觉,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索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等的培养,同时可以拓展其美术创作思维。
幼儿游戏环境一般包括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两种,为丰富游戏区域辅助教学,还可在室内设置益智区。美术区。角色扮演区。图书区等多样化区域。由于美术学科并不是孤立的学科,美术素质的培养与多学科均有潜在的联系,因此,教师不可忽略多区域设置对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且要经常更新游戏环境,丰富游戏内容,使幼儿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促进高效教学。例如教师可根据学习需要,在活动室窗户上或墙壁上张贴各种剪纸作品,使儿童在学习美术的同时,体验民间艺术的美妙,增加审美体验;也可不定期组织幼儿接近大自然,加强其视觉感受,引发儿童对美的向往,提高美术修养。
(二)丰富美术游戏类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游戏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条件和空间,让儿童在灵活多变的游戏中获取新知识。当前,很多幼儿在进行美术绘画时无从下手,为完成任务不得不抄袭。模仿,这对具有创造特点的美术课程的学习极其不利。为更好地实现幼儿美术教学目标,丰富游戏类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非常必要。一般游戏为运动类游戏,如花样跳绳。踢毽子。丢沙包等表演类游戏。智力类游戏。如在表演类游戏龟兔赛跑“。拔萝卜“等中,根据情节发展搭配不同的音乐,危险时放紧张的音乐,开心时放轻快的音乐,同时结合幼儿亲手做的表演道具,使儿童身临其境,真实体验游戏中的角色特征。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实时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促进儿童通过美术活动中的色彩。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幼儿游戏化美术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应注意平衡教师和幼儿在游戏中的地位和作用,既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更不可忽视自己对游戏的适时指导。同时要注意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丰富游戏类型,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
游戏化课程中大班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