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梳理
实践美学观点是李泽厚提出来的,从时间上来划分,他的思想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到60年代前期,为萌芽和初步形成时期。第二阶段,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为发展完善时期。第三阶段,80年代后期至今,为深入时期。而在这三个阶段当中总体上论文网他的思想经历了从认识论到实践论的大转变。每一个阶段他都会提出一些关键性的命题,为最终实践美学思想的成熟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主体性,李泽厚实践美学体系的基础命题
上面讲到说每一个关键概念和命题都是不能颠倒顺序的,主体性必然是第一个出现在他的实践美学体系当中的,这是一个基础概念。在康德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中李泽厚通过对他的哲学的分析和批判,把康德哲学中被其认定是先验的认识。道德和审美能力改造成为从人类生产实践中获得。在批判哲学的批判这部著作中,李泽厚把主体性分为外在的工艺社会结构和主观的文化心理两方面。而在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中,李泽厚补充进了个体的维度,使主体性概念更加前面。全面的主体性包括两个双重内容和含义。第一个双重:它具有外在的工艺社会的结构面和内在的文化心理的结构面。第二个双重:它具有人类群体的性质和个体身心的性质。也就是说主体性包含了四个方面,那么这个命题的概念框架一经确定,问题就来了,它们之间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为何会形成这种关系。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李泽厚提出了积淀“说。即在主体性命题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的命题,积淀说“。
积淀,主体性概念派生出的积淀说
李泽厚的实践美学最重要的就是实践观点,概括来讲,积淀实际上就是从人类实践活动到文化心理的一个过程。主体性包括四个方面,详细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即:人类群里和个体身心是外在的工艺社会结构面和文化心理结构面的性质。文艺社会结构面不仅包括人类群体的性质同时也拥有人体身心的性质。同理,文化心理结构面也是这样的包括两个性质。这四个面是交错渗透。不可分割的。那么他们之间怎么会形成这种关系呢,就要用积淀说来解释了。人要生存下去,首先需要物质生活的基本支撑,在十分漫长的物质生产劳动中,文类不停地使用。创造。更新。调节工具,这个使用和制造工具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群体性的积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在的时间经验。意志和对实践中对象的形式结构的感知内化。凝聚和积淀到内在心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了人类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这个沉淀的过程也包括集体到个体的积淀。但是最为基础的是人类群体的工艺社会结构方面。积淀的在哲学上讲就是人类的积淀为个体的,理性的积淀为感性的,社会的积淀为自然的。
自然地人化,积淀的具体表现
积淀所讲的其实就是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另一角度来说也是自然的人化“。也就是说,积淀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化包括外在自然的人化和内在自然的人化。外在自然的人化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自然的人化指的是人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广义自然的人化“是指任何自然的关系的改变: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达到一定程度,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狭义自然的人化是广义自然的人化的基础,狭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广义。感官的人化和情欲的人化是内在自然的人化的两个方面,具体解释为,指人本身的情感。需要。感知。愿欲以致器官的人化,使人与其他生物所共有的生理性的本能性的东西也人化,成为具有人性的东西。也就是人性的塑造。内在自然的人化是外在自然人化的扩展。
新感性,内在自然的人化的成果
李泽厚对自然的人化“进行梳理和完善之后提出了内在自然的人化。内在自然的人化的成果就是新感性“。新感性指的是这种由人类自己历史地建构起来的心理本体。将人类的身体的感性存在进行人化“的结果。新感性特别强调,看起来自然的。感性的心理结构中实则蕴含社会的。理性的内容,注重的是理性的。社会的因素怎样积淀在感性和个体的身上,通过对个体感性心理结构进行理性的积淀和改造而完成整个社会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建设和改造。自然的人化里讲到感官的人化和情欲的人化是内在自然的人化的两个方面。感官的作用不仅仅是可以维持人类的生存,而且它本身就融入了社会性。理性。情欲的人化是指人的本能冲动。生理欲望中加入了精神性。情感性的因素。所以内在自然的人化即人性的塑造本身就是将社会的理性的内容融入耐心的一个过程,也就产生了新感性的概念。
人的自然化,自然的人化的对立面
人的自然化是自然的人化的对应物,它们是整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与自然的人化对应,人的自然化也包括两个方面:外在自然的人化之后的自然化和内在自然的人化之后的自然化。首先,外在自然的人化之后再返回到自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相互依存友好和睦的共生关系;二是人对自然的审美;三是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其次,内在自然人化之后又返回到自然具体是指人化。社会化了的心理。精神又返回到自然中去。构成人类文化心理结构中的自由享受。它比内在自然的人化更高一层,也就是,审美高于认识和伦理,它不是理性的内化或理性的凝聚,而是情理交融,合为一体的积淀“。
情本体,李泽厚的人类学本体论
李泽厚的人类学本体论关注的主要不是美学,而更是整个人生皈依问题。他认为,只有包容而又超越了作为理性凝聚的伦理道德的理性积淀“,即人生的本体所在是作为自由享受的审美感性。一方面,人类学本体论肯定人的自然欲望的合理性,而给与它以充分肯定和重视,另一方面,注重充分体现人的理性凝聚,即人之于不同动物的独特性,让个体在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中充分实现其作为人的尊严和独特个性。这二者的融合便是审美感性。对于审美来说,不是理性积淀在感性之中,而是感性本身就是理性的积淀。这样,人生本体是情本体便顺理成章地提出来了。李泽厚认为作为情本体的情是中国原典儒家哲学以亲自情爱为核心的伦常情感经过转换性创造的替身和改造之后,作为今日人生本体的。
李泽厚是实践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对他的实践美学思想进行梳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展望实践美学本身的历程与未来,而且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中国现代美学甚至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文思想的发展。这对于美学学科的发展和中国现代人文思想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对李泽厚实践美学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