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瑞图生平及时代特征概述
1。1张瑞图生平简介
张瑞图字长公,又字无画,号二水,别号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明穆宗隆庆四年庚午(1570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城南门外之霞行乡(今晋江市青阳街道霞行社区)的一个贫寒家庭,尽管出身贫寒但却文思敏捷、勤奋好学,从小便开始学习儒家学说,一边抄写一边学习,这样既能有效的练习书法还可以研究领悟文章意思。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张瑞图的勤奋终于使他能够步入仕途,先后中举人、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史官。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平步青云最高升至武英殿大学士、少师太子太保等官职。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年享七十二岁。
张瑞图春风得意之时正是官场腐败、内斗之际,生性懦弱的他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洗礼,徘徊在混乱官场之中其实也很矛盾。自步入仕途以来两次告病返乡,而恰恰这个时期正是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候,是不是他早就有了归隐之心?他会不会是因为挣扎于权利的斗争中认为选择逃避是最好的办法而选择返乡?但是现实生活却容不得他做这样的选择,终于让他无法全身而退只能继续留在官场周旋。这种政治上的无奈与苦闷无处可说便寄托于书法的线条中,从而试图打破传统的书写法则探索出新的样式。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由于身陷“逆案”,张瑞图身心承受着巨大痛与良知折磨,在晚年的创作上选材大多倾向于寄情山水的隐居生活。崇祯三年(1630年),他与夫人隐居在家乡晋江,过着悠闲自在、寄情山水的恬静生活。经常去白毫庵谈经论道并以白毫庵居士自称,潜心于佛学不仅使他在精神上找到了寄托和安慰同时也使他的书法风格从极意恣肆一变进入消散宁静的境界,留下来大量的书法及诗歌作品。
1。2晚明求新求变的时代特征
明代初期的“三宋”“二沈”中朝的祝允明、文征明都提倡复古、临摹学习前人的书法经验,将王羲之书风秀丽妍媚、笔法精微的特点发展到极致。晚明时期对于前人的模仿与追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便出现了一批革新派书家。如张瑞图、黄道周、倪云路、王铎、傅山等人,他们力图打破原来人们所遵循的传统寻求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傅山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 成了这些书家的共同目标。在时代的推动下,书法家们各显风采,摒弃原来传统的书法特征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式面貌。在张瑞图的书法中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鲜明的个性色彩“奇逸”之态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在各书法家寻求新形式的时候出现了扇面、对联、立轴等具有新颖创作方式的作品,总体上看,晚明时期大多为尺幅巨大的行草书作品,因而将小字展大成为书法家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书家绞尽脑汁尝试各种新鲜的方式丰富作品的形式,傅山通过线条的缠绕与连绵,制造一种“圆之极”的感觉,张瑞图则通过点画的方直、转折的锐利、拉近横画与横画之间的距离形成一种“方之极”的表现形式。原来传统书法艺术点画精微的特征被这种线条的表现所取代,注重整体视觉效果,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韵律感成为大家们追求的新形态。
我们来看一幅作品感受晚明时期书法家们对于线条艺术的表现。作者在创作《独坐敬亭山》这幅作品时,通篇气势连贯、字的倚侧、摆动的幅度也非常大,每个字的中轴线都不会落在重复的平行线上使得作品有一种灵动的气息,整体变化丰富,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粗细对比强化空间关系,产生层次感与运动感。通过中锋与侧锋、润笔与枯墨相结合来丰富作品内涵,充分体现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美感。或许是为了让作品显得不那么空洞,书家用力按压笔锋使用笔肚来书写的方式,以至于毛笔笔锋散开而出现空心的现象。这种通过重笔画写出来的作品呈现给人一种压迫感与重量感,这些都体现了书法家想要表现的作品气势磅礴的感觉。“飞白”的使用给作品制出造强烈的节奏感以及丰富的层次感,就像突然给人带来的小惊喜有种画龙点睛的特殊效果,同时也丰富了整个画面的视觉效果。如果书家只是将小字按一定比例放大而不去探索作品形式的变化,必然会使得大幅作品显得单调,缺少灵动性与变化性。文徵明用写小字的方法来写大字,中轴线摆动、重心的起伏、字的笔画粗细以及单字大小都缺少变化,这些都导致了他的作品艺术性与灵动性的不足。张瑞图写巨轴行草书作品的时候往往能够做到笔画中实,像写小字时候那般运用自如,由此被看作是晚明时期革新派书家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