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人物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吴道子有"吴带当风"之誉,张萱、周昉的用笔细劲流畅,端庄脱俗。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笔不周而意周"和"作画在于得意的主张",主张中国画所具有的写意精神,为写意人物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代两宋时期的人物画突破"以形写神"的局限,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抒胸中逸气",突显主观情感的表达。苏轼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观点,对后世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以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和«太白行吟图»等水墨写意人物画为典型代表。造型简约,用墨大胆,线条节奏多变,笔墨奔放,对当时整个画坛都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元代时期,文人士大夫绘画居于重要地位,作品重视主观情感的抒发和笔墨意境的表现,人物大多采用细笔勾勒。明代陈洪绶的作品富于创造,风格独特,其画不追求笔墨表面的粗放泼墨,而是表现更深层次的抒情写意。
清代石涛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师造化,师古人"一改人物画死气沉沉的格局。晚清画坛,任伯年水墨人物画的出现,重视形神描绘,骨法用笔,兼具创新表现。代表画作有继承传统笔墨的«竹岩吟诗图»,也有受西方绘画造型方式影响的«酸寒尉像»。
1。2 传统写意人物画的笔墨分析文献综述
笔墨是中国画基本的造型手段,“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可见,用笔用墨的重要性。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中提到“六法”之一的“骨法用笔”,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所谓“用笔”指用毛笔的方法,即“笔法”,是中国画特有的用线方法。毛笔是中国特有的工具,用笔的变化也是丰富多彩的,例如:“十八描”。近代黄宾虹也总结用笔的四要素:“用笔须平,如锥画沙;用笔须圆,如折钗股;用笔须留,如屋漏痕;用笔须重,如高山堕石”。[ ]这些笔法总结起来,就是笔力、笔速、笔势。齐白石说:“作画须有笔力,方能便观者快心”。[ ]这里所说的笔力,不是指手上要用力,而是所画的线条要给人一种力度、力量感。不同的用笔方法所画的线条也会产生不同的笔触效果和气息感觉。潘天寿的线条坚定深沉,吴昌硕的用线气势雄大,齐白石作画的线条如绵里藏针,用笔坚定稳健。作画时用笔要均匀,用笔过快易浮滑,不能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用笔过慢时,又显得阻滞,不流畅。只有控制了笔速,才能在细微处见笔力,在粗犷处沉着安静,不浮躁,让墨色在纸上徐徐勾勒,不缓不慢的将每一笔到位,使线条具有力量感富有节奏,使画面生动。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谈到:“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断意连之势为‘筋’,用笔沉着之势为‘肉’,刚正有力之势为‘骨’,笔墨生动的神采为‘气’。”[ ]总结来说,笔势就是指用笔须要气韵生动,富有精神内涵。用笔扎实沉着,“怒气画竹,喜气画兰”,在用笔中表现画面的生动和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