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丰富的创作手法来展现章法布局
在章法上,一改传统草书的一泻千里连绵不绝的流畅感,当连反断,实断似连,看似一笔到底,实则单字分立、点画分立处居多,形成一种阻断的涩势,而采用字形上相互穿插和倾斜的字势来弥补这种阻断,在时间上的弱化通过空间来强化正是他的过人之处。
在整体书写时又有着他自己独特的安排,运用聚散、连断、穿插、伸缩等手法来达到一种恍恍惚惚的节奏感,让人回悠长。其中聚散表现为他从怀素中聚字成组与单字散置的突破,不在是以诗句语法上的节奏来展现“连绵”,而是表现为整行的连绵,使其拥有自己的节奏,就像《李白忆旧游诗》中的“案使我醉饱无归”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图二)就是这样做的。穿插也是黄庭坚作品的一种常用手法,在很多的作品中都有展现,在《李白忆旧游诗》中“西游因献长杨赋”(图一)的“游因献长”四个字为一组,“长”字插入“献”字的底部,这是他“插”字法的一种表现,其实这也是一种“逆”的表现手法,只不过采用的是“顶真”的修辞格。在“穿插’的表现手法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手法——“拆字法”,在《李白忆旧游诗》中的“银鞍金洛到平地”(图四)中的“鞍金”二字与“其若杨花似雪何”(图三)的“似雪何”三字就是拆字法的典型代表。“伸缩”其实是“擒逆”中的一种,黄庭坚能做到“字中有笔”这种手法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短点为缩”,“长线为伸”,在《李白忆旧游诗》中的几个“人”字,真可以说是尽展笔势与笔力了。当然这仅仅是其中的几种方法罢了,还有像“顺逆”,逆笔的使用让他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滑熟”的出现,“顿挫”更是十分常见,还有像“虚实”、“开阖”、“颠倒”等等。由此可见黄庭坚在技巧和法度上的功力之深,同时,重视法度与技巧这也正是“江西诗派”薪火不绝的原因所在。
他认为“百无之技亦无有不法而成者。” 他十分推崇对唐人书法的学习,他曾言:“余极喜颜鲁公书,时时意想为之……近见安师傅有《濠州刺史伯父文》,学其妙处,所谓毫发无遗恨,波澜独老成也。” 他学习古人的法度并推陈出新,加入了自己的笔法,而不是沉迷于古法无法自拔,在前人的基础上灵活的创新,走出了自己的路。所以他的用笔十分灵活,并不死板,跟随心的指引,随性而书。正如他说:“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