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碑额的概述
1.1 汉篆额产生的历史背景
汉代时期统治者崇扬儒学,提倡名节孝道,到了后来,宦官和地主士大夫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社会上崇丧厚葬蔚为风气,树碑立石,各种碑刻几乎齐全。顺应这种丧葬风气,两汉碑额篆书刻写很是盛行,汉篆额就是在这种特定背景下获得了极大发展空间,艺术性普遍较高且数量颇多。到了清代,在金石学的推动下,篆隶盛行,书家对“汉篆额”的借鉴与创新使得书坛焕然一新。
1。2 汉篆额的艺术特点
1。2。1 含蓄俊蕴 朴厚雄浑
汉碑额的篆书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朴厚雄强,节奏变化较为明显且用线厚重。此类碑额有《三公山碑》、《西狭颂》《袁安碑》、《袁敞碑》等。(图1)的“惠安西表”这四个字出自《西狭颂》碑额篆书,每笔画含蓄有度,藏头护尾,行笔过程中的提按、顿、挫使得线条具有古朴、厚重的质感。字字具有动态美,张力十足。
1。2。2 自由流美 夸张变形
在秦朝以前,文字中留有的象形意味较重,这使得两汉碑额篆书装饰性较强。两汉碑额篆书不同于秦小篆的静态美,线条的粗细变化,线条的穿插避让和字的大小都出现了夸张变形趋势,这类碑额有《张迁碑》、《鲜于璜碑》、《白石神君碑》、《三公山碑》、《韩仁铭》、《西狭颂》等。(图2)《张迁碑》碑额中,碑额整体的形状偏扁方,字与字间穿插着流走的线条,笔法掺杂着隶意,线条粗细变化较为明显,和碑文刚强、坚实、方正、朴厚的特点形成对比。“张”、“城”、“故”三字结构造型上的处理与上下字产生了收放、大小的对比这样的碑额稚拙厚实、生动活泼。
1。2。3 相互渗透 篆隶兼容
篆书用笔藏头护尾,笔力在线中且平入平收。隶书中的横画用笔以逆锋取势、蚕头雁尾。例如著名的《北海相景君碑》和《祀三公山碑》等。(图3)的碑额篆书,造型趋于扁平,和隶书较为接近,笔画带有隶书意味。书家们觉得这是篆书向隶书过渡的中间状态,这种书体有较高审美价值,对书家日后的创作有借鉴作用。文献综述
2 “汉篆额”在清代的接受
明末的篆书发展出现了两种方向,一是继续圆转光滑“二李”篆书,以写“玉莇篆”为主。二是,解散笔法,不衫不履,如明代“草篆”。胡元常在他的《论书绝句六十首序》有提到:“近来又有鼎脚篆、烂柴篆、竹叶篆、草篆,名不雅驯,体亦非古,不足法也。” 所以,无论是从“二李”讨生活还是撇开法度都不能有所成就。
2。1 清代前期的碑额入书
清初篆书家钱坫晚年把视野转向取法秦汉铜器和钟鼎,并把碑额篆书也掺入其中。但在钱泳看来钱坫尝试并未能取得成功。钱泳在《书学》中评道“近时钱献之别驾亦通是学,其书本宗少温,实可突过吏部。老年病废,以左手作书,难于宛转,遂将钟鼎文、石鼓文及秦汉铜器款识、汉碑碑额各体参杂其中,忽圆忽方,似篆似隶,亦如郑板桥将篆隶行草铸成一炉,不可以为训也。”
篆书家王澍也曾经提到自己曾取法碑额和改进的方法。王澍的《虚舟题跋》中提到“余以汉《孔宙碑》题额笔法稍束令瘦削,使近于古,若其一波一磔,尽仍其旧,不敢为也。” 王澍认为细挺“玉莇篆”更近古法,所以他取法是汉碑额当中较为瘦长的一类并掺入己意,使原本纤细劲挺的碑额更加削瘦,最后走向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