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画面分割构成与时空穿越情景
我的毕业创作《观光者》的题材内容是表现当今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正步入小康水平,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在闲暇之余,走出家门,游猎名山大川,观赏园林古镇的情景。
为了表现这样一个题材内容,我借鉴了俞晓夫画面中构成元素的形式,搜集了他的油画作品及文献资料。并对俞晓夫《钢琴课》(图一)这幅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正面构图形式看:他把室内景象屋顶、墙面、地板分割成三个画面。每个画面的透视及光影都不是同一时光与同一角度的形象内容。从下方画面的内容看,表现了正视角的钢琴及两个人物的形象;从居中的画面看,钢琴被臆化成为一个凌乱的床,上面斜躺歪坐的人。这样的两幅画面组合在同一画幅中有南辕北辙之感,这就是对现实场景的艺术性处理。艺术家刻意在寻求一种严格的对称。其中包括钢琴上对页的曲谱、桌上的两个雕塑,左右人物衣服上的格子花案甚至是椅子摆放的形式,这一系列的分割构成都是艺术家在制造矛盾后,又用臆想去解释矛盾,最后形成了一种严肃而荒诞的对比效果。文献综述
在我的创作《观光者》(图二)中,整幅画被分割成三个画面,下方面积较大的为主体画面,主要塑造了两个旅游观光者的形象,描述了两位旅客在商店门前相遇定格的一刻。其中一位是时尚的青年女性,背着旅行包,手拿相机,正对着远方景物拍摄,是当代一个典型的旅行者人物形象特征。另一位女青年正踱步走出商店。背景是现代交通工具汽车的形象,体现了当今时代的气息。画幅上方被分割成两个画面,左上方的画面表现夕阳西下的欧洲威尼斯城市景象,右上方画面表现了中国江南小镇的景象。整幅画中我们看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从东方到西方,从古代到现代,从城市到乡村,从原始生态到人化自然的组合画面,从而表达当代观光者穿越古今中外,游历世界各地,领略人类文明成果的情节与内容。
2。2画幅组合构成与场景情节转换
在我的创作中,将画幅分为三个画面,从画幅上方分割的两个画面看,左幅描绘了西方威尼斯的城市景象,右幅描绘了中国的江南小镇,这样将东西方文化与文明景象呈现在一个画幅中。主体画幅中表现了两位观光者的人物形象,在两位观光者的左侧描绘了一个现代交通工具,给人视觉上一个场景的转换。同一幅画中不同时代的人物与场景的组合,同样体现了旅行者游历世界,领略人类文明成果情景的画面主题。
俞晓夫的油画作品中很多采用了二联、三联、四联的组合形成一幅画面。将某段经典的文化大餐切一段下来嚼一嚼、品一品,并且重新组装一下是他的绘画特色。如俞晓夫创作的历史三联画《尘埃》(图三),在右幅《风萧萧易水寒》中,表现了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去刺秦的场面,并着重描绘了樊於期献出自己首级举动的画面,表达了画家对历史人物的敬意,而其他权贵却被他处理得很普通,让他们都还原在人的原本状态。左边这幅《离离原上草》,俞晓夫没有表现战争,却表现了近似战场的围猎景象,并将自己穿越到画面中,跌落在古草原上,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迷茫。旁边还加上一些现代的工具如汽车等,这样的画幅组合构成在很多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但俞晓夫却毫不介意。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3 色彩构成元素
在我看来,色彩构成可以理解为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的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现代油画艺术也借鉴了这一表现元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