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南京市概况
南京市,江苏省省会,地处我国的东部地区,同时也是长江的“金三角”的富庶地区。地理区位优越,物产丰富,景色宜人,是长江重要的沿岸港口城市,国家区域中心,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
南京市市沿海城市,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地形以丘陵为主,自然景观优美。该市历史悠久,不少帝王都曾在此建立都城,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洗礼,南京市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已然成为江苏省现代化城市的领头者,是江苏省的第一大城市,对外交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南京市共有11个区,总面积约为6597平方公里,目前常住人口为818。78万,其中城镇人口659。1万人。据2015年统计,南京市建成区面积752。83平方公里,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20。77亿元,列全国第11位,比上年增长9。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55。17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03。62元,比上年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82。91元,比上年增长10。3%。随着南京市的不断发展,南京市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南京,一方面,促进南京市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人与地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人地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增多也越来越紧张。
3 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3。1 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据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该市的各类面积和构成如下:
(1)农用地417396。44公顷。其中,耕地237193。07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56。1%;园地11098。13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2。1%;林地73927。9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16。9%;其他农用地109063。1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4。9%;另有牧草地5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25%。
(2)建设用地184834。1公顷。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47346。46公顷,占建设地面积79。7%;交通用地20238。71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10。9%;水利设施用地17248。9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9。4%。
(3)其他土地56471。73公顷。未利用土地9098。62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16。1%;自然保留地47373。11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83。9%[2]。
3。2 南京市土地利用特点文献综述
3。2。1 土地利用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比较明显
南京市具有繁杂的地貌特征,该市集中了山陵、河谷平原、湖泊等地貌,因此南京市对于土地的总体使用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趋势。在某些土地的利用方面,南京市各区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例如在丘陵和平原的使用上。突出地表现在土地开发的强度、耕地面积的使用以及建设用地的比例等方面的差异。该市北部地区的耕地和景区较为集中,中南部地区以林地和农用地居多,并且加强了该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中部地区的土地主要是发展林地、农用地和工矿用地,南部地区以农用地和环境保护为主。整个南京市,在土地总体利用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南京市城镇发展之外的土地是以农用地和矿产类的土地使用居多,主城区是以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较多。
3。2。2 农业用地结构相对合理,但是中低产地比较多
南京市多为丘陵、岗地分布,各种土地利用的规划比例相对合理,并且能够优先安排农业用地,考虑到南京市土地整体结构的比例。农业用地的使用上,南京市坚持保护基本农田,积极进行水利建设。全市农业用地集中在郊区,尽量避免占用城区用地面积,质量良好的耕地也较为集中,能够为全市人口提供基本的粮食供应,是各类农产品的主要基地。但是本市的农田也出现不利的现象:中低产田的占有率比较大(中产田占48。1%,低产田占25。6%),由此农业用地的加强和耕地质量的提高是目前南京市刻不容缓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