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普通话的强势渗入和方言的弱势回应
一种方言在经过传播进入不同的地区是,都会发生变化,每一种方言,都积淀着久远的历史文化,一种方言,就是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时代的发展带来社会和生活方式的巨变,方言之所以在当今社会处于弱势地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包括人口大规模的流动和普通话的大力推广。方言在当下正面临着被普通话同化的风险,部分方言的使用范围日渐萎缩。首先,方言使用人数逐渐减少。人们在当今社会,会下意识的增加普通话的使用,减少方言的运用,这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能准确说出地道方言的人越来越少,这种情况在中国各个地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趋势,并不是只存在于大城市;其次,方言使用范围缩小。人们在现如今的交际场合对方言的使用率都呈下降趋势,而对普通话的使用需求却在逐渐升高,使用方言进行沟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方言结构系统退化。方言在结构系统上的退化表现在语音、词汇与语法三方面,呈现出向普通话靠拢的倾向。语音里的声调和发音都出现了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土音很重的方言词汇也渐渐的被人们划出使用范围,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物件名称随着物质形态的消失而逐渐消失;而在语法方面,以往不完全遵循主谓宾的语法规则已经变成了尽量使用对方能正确接收信息的方式进行表达。
而国家对普通话的大力推广,使得普通话确立了优势的地位;同时网络文化的兴盛与外语热潮也对方言使用造成了一些影响,种种因素使得方言逐渐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
2.2 课题研究价值
每一个地方方言中都存有中国的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的标志。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古文明及地上地下的文明都十分的丰富,现存在的很多古文化只有地域性方言才能解释明白,所以方言在现如今也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方言的存在确实会对不同地方人群的交流造成很大的影响 , 不同方言区的人们交流沟通可能会出现障碍甚至是造成错误的理解,但恰好是因为这些方言的存在,现如今的我们才会有这么多宝贵的文化财富。不同的方言代表了不同地方的发展史,中华文化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保存和传播,方言在很大程度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方言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方言承载着我们的地域文化,只有在方言这个载体的基础上,我们的文化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方言的多样性恰好是反映了我们文化的多样性。比如说河南的豫剧、苏州的昆曲,都是以方言为基础而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粹。方言其实就是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文化符号,人们通过这些符号来沟通交流,维系关系。方言之间的不同不仅仅只有语音、词汇的差别,其形成就代表悠久的动态历史,展现出属于地方的特色,更是起到了传承历史和文化的作用,既有这个地方的地理信息,也有这个地方的历史变迁和风俗文化。
方言还是人们的认可自己社会从属的重要条件,一个地区最基础、最直接的历史文化载体就是地方方言,一个人可以通过相同的方言找到自己的社会丛属,表现了人们的民族感情、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使用方言也体现了现存社会群体与历代先辈之间的联系和延续。中国历代诗人都喜欢创作描写思念家乡的诗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些诗人想要表达的都是离家在外对故乡的思念,同样的,当我们身处异国他乡,听到乡音的时候,总会感到亲切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