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院内感染护理对策探讨
新生儿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发育特点,机体免疫抵抗能力差,尤其是难产儿和早产儿,易发生院内感染,不仅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还严重威胁到了患儿的生命健康,对患儿的生存质量和预后产生了不利影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诊断方法。治疗仪器。药物的应论文网用以及病原类型的变化,加之人为的医护因素使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逐年升高。本文将通过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的现状及原因,针对性的提出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24例新生儿均为我院儿科2010~2011年间收治的住院患儿,其中男性71例,女性53例,年龄3d~1个月,平均年龄8。4d。早产儿17例,难产儿8例,足月儿99例。
1。2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临床表现为哭闹。烦躁。嗜睡。发热。腹胀。黄染等。
2结果
124例新生儿中,13例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率为10。5百分号。以呼吸道感染居多,共7例,占53。8百分号,其次为胃肠道感染4例(30。8百分号),眼部感染1例(7。7百分号),皮肤感染1例(7。7百分号)。呼吸道感染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消化道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眼部感染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早产儿和难产儿中,共9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36。0百分号。
3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
3。1患儿自身原因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的生产和储备比较少,当患有感染及严重疾病时,白细胞的消耗量会有所增加,从而降低吞噬功能和杀菌活性,易导致感染发生[1]。据文献[2]报道:婴儿低体重以及住院时间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3。2病房环境
多数新生儿病区面积小,空间狭窄,患儿和各种医疗设备较多,使用密度大,医护人员较为集中,患儿多集中在一起,增加了院内感染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病房空气不流通,使得细菌病毒滋生传播的速度加快,加之探视的人较多且较为频繁,容易带入新的病菌,给新生儿院内感染留下了隐患。
3。3医护人员因素
医护人员院内感染防范意识不强,在检查。治疗。护理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如入室前未规范洗手消毒。未执行更衣制度,对听诊器的清洗消毒工作并未引起重视等。抗生素使用不合理,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导致正常菌群失调,耐药菌株产生一些条件致病菌,有机会迅速繁殖而致病,很容易造成医院内感染的发生[3]。
3。4侵入性操作
随着现代化诊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侵入性操作在新生儿病房使用,中心静脉置管与机械通气均属于侵入性操作,由于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较薄,在操作过程中易擦伤而致皮肤细菌感染,同时也会破坏皮肤黏膜屏障,使自然防御机制受损,增加感染发生的机率。
4护理对策
4。1加强新生儿基础护理,提高机体免疫力
护理人员应在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清理皮肤皱褶处的胎脂和血渍,每日用流动的温水清洗新生儿,对于眼部感染的患儿,应用无菌棉签沾生理盐水轻轻擦洗患儿眼部,将分泌物擦干净后再用眼药膏涂抹。及时清洗更换患儿衣物,防止感染的扩散[4]。通过合理调整营养结构和预防接种增强新生儿免疫力,同时经常给新生儿按摩,能够促加体重,提高免疫力。
4。2健全院内感染防控制度,强化防控意识
健全的院内感染防控制度是避免感染发生的重要保证,医院应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感染防控制度和管理措施,并贯彻执行,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走进病区向医护人员宣讲院内感染防控知识,强化院内感染防控意识。
4。3改善病房环境,加强病房管理
病房应科学合理布局,每日通风换气,保证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每日用紫外线消毒空气2次,每次3O~6O分钟,并用0。2百分号过氧乙酸喷雾消毒4次,病房内使用的诊疗设备采用1:1000新洁尔灭擦洗[5]。同时,医院管理者应进一步加强病房管理,强化无菌操作观念,定期对病房环境进行检测,检查制度。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积极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4。4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规范护理行为
定期对护理人员尤其是新进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并进行考核,提高其对院内感染防范的认识,重视对早产儿以及难产儿的监护,合理使用抗生素,规范护理行为,护理过程中严格遵照各项无菌操作制度,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注意操作技巧,避免对患儿造成损伤。同时还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可采取护士长经验传授。组织开展技能操作大赛以及派遣年轻骨干护理人员出外学习进修等方式,提高科室的整体护理水平。
5结语
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是多样的,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改善病房环境,不断提高患儿自身免疫抵抗力能够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新生儿院内感染护理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