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行为是指个体意识到疼痛、不舒服或者其他功能性障碍,对症状感知、评价和采取行动的方式[4]。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逐渐富裕,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影响我国居民就医的问题从“看不起病”逐渐转变到“看病难”。有研究认为,“看病难”不仅与总体卫生资源和民众的卫生需求之间的结构性供需矛盾有关,还与居民的就医选择模式相关[5]。据统计,中国有80%的患者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6]。就诊机构的流向存在不合理分布趋势阻碍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就医行为作为衡量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的一个评价指标,而影响因素作为了解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指标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从不同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来开展调研。本调查通过自制调查表,研究对象为在余杭区满18岁且居住时间长达六个月以上的居民,随机抽取样本,探究居民的就医行为,并对居民就医行为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为引导居民合理就医、有效配置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根据分层整群抽样原则,随机抽取余杭区临平街道、乔司街道、崇贤街道三个街道和径山镇、瓶窑镇、塘栖镇三个乡镇作为研究现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在余杭区居住满6个月的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420份问卷,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406份,有效率96。67%。论文网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以“居民”、“就医行为”、“健康状况”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资源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检索相关文献,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在充分收集、整理和研究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情况下,了解各地对于居民就医行为的研究进展与主要成果,获取最新发展趋势的信息和理论前沿。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
①基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户籍所在地、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医疗保险方式等,这些可能是居民就医选择的影响因素;
②健康状况与就医行为调查:
a。个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经常就诊的医疗机构、选择上述单位最主要原因;
b。两周病伤表:两周内是否患病、何种病、患病后作何种处理、就诊地点、对就诊医院最不满意的地方、未治疗的主要原因;
c。慢性病调查表:是否患有慢性病、慢性病的种类;
d。住院调查表:过去一年是否住院、住院的原因,住院的医疗机构种类、出院的原因、对住院医院最不满意的地方。
③就医行为的满意度调查:对上次就诊医疗机构的总体满意度、候诊时间满意度、药品种类满意度、医疗设备满意度、医疗收费满意度、医疗技术满意度、就诊环境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满意度评分根据Likert量表,满意记为5分,一般记为3分,不满意记为1分。
④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选择医院时优先考虑的因素。
2。2。3 访谈法
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是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9]。
本次调查选取了城市与乡村居民各3名进行了非结构型访谈,了解他们深层次的需求和就医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这一访谈过程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