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摘要:煤调湿工艺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来降低并控制入炉煤的水分于一个标准湿度(6.6-6.8之间),其目的在于为后续的炼焦过程节省能源、减少污染并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焦炭质量提供先决条件。 2008年宝钢建成了使用第二代技术的煤调湿工艺车间,取得明显的节能效果.本设计采集生产运行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最终确定了影响蒸汽量的主要参数为:煤切出量,干燥机出口尾气温度,入口煤湿度。经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使用特征模型法进行建模,梯度参数辨识法对特征模型参数辨识,使用逻辑积分控制器,逻辑微分控制器,黄金分割控制器以及文持跟踪控制器最终确定了控制器。最后通过神经网络系统对输入数据进行查表得到相应输出,实现对煤料水分的控制。22222
    毕业论文关键字:煤调湿技术,特征模型,参数辨识,控制器
    Modeling and Design of the Baosteel CMC System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Model
    Abstract:The CMC technology pass through both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on heating to make the moisture of furnace coal decrease in the standard humidity(between 6.6 and 6.8), and controls stability. Baosteel has built the craft workshop related to CMC technology usi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technology of coal , and the craft make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energy costs in 2008. By collecting and recording running parameters, the data of the system i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Used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 model modeling method, gradient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model, using the integral error, differential error, the golden section proportion error and iteration method determines the final controller. Finally, table to obtain the corresponding output based on the input data of neural network systems, to realize the control of the coal water.
    KeyWords : the CMC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 mode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controller
    目录
    1.煤调湿技术    3
    1.1国外煤调湿发展史    4
    1.1.1 第一代煤调湿技术    4
    1.1.2第二代煤调湿技术    5
    1.1.3 第三代煤调湿技术    6
    1.2 我国煤调湿发展现况    8
    2 宝钢煤调湿发展    10
    2.1宝钢煤调湿生产线    11
    2.1.1 宝钢煤调湿装置主要技术参数    12
    2.1.2  工艺流程简述    13
    2.1.3 蒸汽管干燥机介绍    14
    2.2 宝钢煤调湿装置显著的节能    15
    2.3 宝钢煤调湿系统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6
    3.特征模型    16
    3.1 特征模型建模原理    17
    3.1.1初级智能控制特征模型建模方法    18
    3.1.2中级智能特征模型建模方法    19
    3.2基于特征模型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    20
    3.2.1 黄金分割控制器    20
    3.2.2文持/跟踪控制器    21
    3.2.3 逻辑积分控制器    21
    3.2.4 逻辑微分控制器    22
    3.2.5 总控制量    22
    3.3关于基于特征模型智能控制的一些基本理论与工具    23
    4 基于特征模型的宝钢煤调湿系统设计    23
    4.1  系统框图    23
    4.2  控制对象的选取    24
    4.2.1 系统主结构    25
    4.2.2 特征模型的架设以及参数的辨识    25
    4.2.3 控制器原理图    25
    4.2.4 总控制量    28
    4.3仿真结果    29
    5结论    30
    致谢    31
    参考文献    31
  1. 上一篇:51单片机温度亮度感应系统设计+电路图+源程序
  2. 下一篇:基于AIRPAK的铁路大型客站气流组织模拟和分析
  1. PEMFC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

  2. PLC多径电力线通信信道模型的设计与仿真

  3. 基于oversim的P2P通信仿真系统设计

  4. 同步发电机实用模型的比...

  5. 基于力控组态软件的PLC系...

  6. 基于SIMATICS7-200的小型锅炉...

  7. 基于Arduino的自动浇花系统设计+电路图+程序

  8.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9.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0.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1.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2.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13.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14.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15.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6.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7.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