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公共服务主要指用来满足公民生存、日常生活以及个人发展需求的一些基本服务。传统经济体制认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只有一个,就是政府。而公共服务市场化就是为了打破这种传统的观念,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来促进政府与社会以及民间组织的合作。公共资源资源是有限的而需求是无限的。通过市场化可以使政府充分认识自身的不足,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来满足民众的需求,从而以最少的成本创造最大的价值,努力创造一个使民众满意的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主要包括:政府的决策与供给相分离;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公共服务;赋予消费者选择公共服务的权利与机会。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其有力的补充了市场经济体系的不足,为市场经济注入新鲜血液,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向好发展。
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詹姆斯·H·布坎南等人创立的。传统经济学在分析经济问题时,会理所当然的把政治制度排除在外。 因此,在很多时候无法以该理论作为解决经济问题的理论基础,这也是由该理论的天然缺陷造成的。而公共选择理论则是把市场中的人与政府进行归纳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希望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来改变政府及其附属机构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可以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垄断,让政府可以安心于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竞争机制降低了非政府组织进入公共服务供给市场的门槛和公共服务供给成本,有利于化解社会危机。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来自优I尔Q论T文D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由美国学者登哈特夫妇提出。传统行政观认为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中心,而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民是该理论的中心。政府只是提供服务的机构。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中引进新公共服务理论,有力的补充了市场化的内涵。该理论倡导公众参与市场化的进程,鼓励公众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主张。把公众的期望当作政府改进自身工作和管理的动力与方向,倡导发挥社区、民间及非盈利组织的作用。
(三)公共治理理论
“公共治理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罗西瑙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如何创新政府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方式。表达了一种国家、社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新型的关系。公共治理理论认为,治理的主体有很多,可以是政府组织,也可以是一些非政府、非官方的组织。这些主体都可以为市场化的治理提供保障,这一理论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该理论中,治理的方式是其研究的重点,同时也主张政府和社会在治理方面进行合作。治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善治。善治需要政府与公民一起合作才能完成,是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治理理论对于公共服务市场化来说其根本目的在于厘清政府、社会、个人三者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方面的各自角色定位与责任分工。
三、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公共服务市场化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这不仅节约了公共服务的成本,而且提升了政府服务的质量。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同样不容小觑,如:公共责任的严重缺失、供给资源相对贫瘠、供给渠道相对狭窄、市场化思路和形式存在问题、法律制度不完善、政府监管面临诸多困境、供给信息系统不完善、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政府卸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