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谐波电流的“二次效应”,即谐波电流流经线路阻抗时,产生成了谐波压降,造成电网的正弦波电压波形发生严重的畸变。
(2)引起故障,导致电路和用电设备损坏,即过大的谐波电流会导致输电线路和用电设备产生的热量过高,使电容器组发生LC谐振,导致电力电容器因过负荷而损坏。
(3)谐波电流会导致线路的功率因数降低,从而导致了电能的浪费。
所以,限制电流谐波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保护用电设备及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就意识到了谐波电流的危害并给予了高度的的重视。IEC于1982年制定的IEC 555-2是涉及谐波限制的第一个规范。随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学术组织制定了相应的电流谐波标准,例如IEC 1000-3-4、IEC 61000-3-2、EN60555-2等标准,规定了用电电器允许产生的最大谐波电流。在1994年,GB/T 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的国家标准在我国出台,用以限制谐波电流。
而与此同时,电力供应不足和能源短缺是现在很多国家面临的难题。要解决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大量兴建发电厂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提高电气设备的功率因数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1.2 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
众所周知,功率因数(PF)即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在线性系统中的电抗性电路负载,其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均是相同频率的正弦波,在这两者之间有一个相位角φ,则功率因数就等于cosφ。
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限制离线系统的输入电流谐波的技术措施,被称作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有时也将其称为谐波滤波。按构成PFC电路所使用元器件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无源PFC(PPFC)和有源PFC(APFC)两种类型。
1.2.1 无源PFC变换器
无源功率因数校正(PPFC)仅采用无源元件电感、电容、二极管组成的低通、带通滤波器,其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它也具有以下缺点:对于电流波形失真的抑制效果不是很好,而且无源功率因数校正只适用于功率较小的场合。由于是工作在市电工作频率(50~60Hz)下,电感以及电容等元器件的体积过大,因此组成的电路体积也比较大。使用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电路在满载时PF值最高能达到0.9以上,但在轻载时依然难以得到很高的PF值。
1.2.2 有源PFC变换器
基于功率因数控制器IC的有源PFC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并从90年代初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中,在整流电路和APFC输出电路之间有一个电感,而在APFC输出负载端有一个大容量的滤波电容,使交流输入电流波形为与交流输入电压相位相同的正弦波,从而实现了功率因数值的提高。因此,相比无源功率因数校正(PPFC)技术而言,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可以实现更高的功率因数,产生正弦电流波形,并具有更好的补偿特性。而且与无源变换器相比,它的体积更小,更加便于使用。
1.3 Flyback PFC变换器概述 体育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其中,反激式功率因数校正(Flyback PFC)变换器输入和输出隔离、成本低廉,而且结构相对简单,已经成为了最常用的几种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之一。
根据通过电感器电流的控制方法和传导方式的不同,可以将Flyback PFC分为以下三种工作模式:
(1)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CCM),通常采用固定频率平均电流模式控制。在一个输入电压周期内,PF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时刻正比于输入电压,呈正弦波波形并且相位相同,从而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
- 上一篇:直流变换器的混合控制技术研究
- 下一篇:基于MATLAB的Bladed计算功能库的设计+源代码
-
-
-
-
-
-
-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