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1 25℃,1000W/㎡条件下的P-U特性曲线
由图3。1的功率-电压特性可以看出,这是以MPP为极值的单峰函数,因此,在MPP处:
dP/dU=0 (3-1)
自寻优类MPPT算法实际上就是通过自寻优控制,使工作点满足上式条件。
实际常对电压值步进搜索,即从开始,每次对电压做一有限改变(∆U),计算功率全增量(∆P)值。由于在同一搜索中,∆U值一定且不为0,不论扰动方向如何,系统总朝 ∆P为正的方向搜索。当 ∆P很小时,系统判为最大功率点,达到自寻优控制。
P&O用前后两次采样点绝对功率差取代功率全增量∆P,如下式所示:
∆P = P2 - P1= U2I2 - U1I1 (3-2)
电导增量法用前后两次采样点的率差分取代功率全增量∆P,用全微分想法近似∆P的值。如下式所示:
∆P≈dP = U2(I2- I1)+ I2(U2-U1)= U2∆I+ I2∆U (3-3)
3。1。2 扰动观察法
扰动观察法(perturbation and observation method, P&O)可实现MPPT。其基本思想是:扰动PV的Uo,观察PV系统输出功率变化,由功率变化连续改变扰动电压方向,让PV最后稳定在MPPT。
扰动观察法用∆P/∆U取代dP/ dU,期望得出满足∆P/∆U=0的工作点,即为最大功率点。
P&O法按每次扰动的电压变化量固定与否,分成定步长、变步长两种。本文采用的是变步长观察法。引入直属变步长速度因子α,其值为:
(3-4)
则步长Cp为:
(3-5)
指数变步长P&O流程图如图3。2。
图3。2 指数变步长P&O流程图
3。2 储能装置充放电控制
PV系统控制除了MPPT控制,还有能量存储装置充放电控制。储能装置可以实现功率流的双向流动,是保证功率平衡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建模采用的能量存储装置是蓄电池。
离网PV系统在有效阳光时间段内进行发电,产生电能一方面供负载用电;另一方面,如有多余的电能则储存在蓄电池内,在夜间或低太阳辐照的时间段内,将蓄电池内的电能供给负载继续使用。
本文采取蓄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是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将电压Vdc和一个基准值比较,经PI调节器对比较结果处理,输出作为充电电流基准。将蓄电池实际充电电流再与之相比,经PI调节器,再经PWM发生器,控制电路开关管的开通关断。通过PI调节,得到期望输出的稳定的Vdc。
此外,还应该思考蓄电池的过充、过放问题。所以要通过SOC对蓄电池加以过充、过放的防护控制。蓄电池的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表征现存电量、额定电量之比,通常情况这个比值处于0~1之间。如果值为0,则蓄电池中没有电;如果值为1,说明蓄电池已经充满[8]。文献综述
蓄电池电压电流双环PI控制结构框图如图3。3。
图3。3 蓄电池电压电流双环PI控制结构框图
图3。4 防止蓄电池过充过放模块
防止蓄电池过充过放模块如图3。4。在蓄电池主回路中串一个开通关断可控的理想开关管。将主回路的电流ib输入到这个模块中,经过积分模块,得到电量Q,再经过微分模块,可知电压变化。如果电压大于0,说明蓄电池正在充电,开关连接到上面,则通过开关2判断SOC是否达到100%来防止过充电。如果电压小于0,则说明蓄电池在放电,开关连接到下面,则通过开关1判断SOC是否大于20%来防止过放电。最后输出的g送到蓄电池主回路所串的开关管的门极[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