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业内贸易相关研究
在上个世界 60 年代产业内贸易理论开始兴起。在 1961 年,林德首先提出偏好相似理论, 指出消费者偏好具有多样性,在消费层次结构上也存在着重叠现象,一国出口某种产品同时 又进口同种产品是很正常的现象[5],并且国家之间的发展水平越相似,产业内贸易水平就越 高。88574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赫尔普曼、克鲁格曼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开始探究产业内贸 易产生的根本原因,他们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提出了一种不同与传统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全 新视角来解释产业内贸易[6]。1975 年,格鲁贝尔和劳埃德提出了 GL 指数,该指数迄今为止 仍是最广泛使用的产业内贸易度量方法,他们提出规模经济、产品异质性以及需求偏好相似 是产业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 1979 年,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了新贸易理论,并通过模型 分析确定了证实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根源。1994 年,Bruelhart 等学者相继提出了动态 的边际产业内贸易(MIIT)的概念。Greenaway,Hine 和 Milner(1999)提出了一种用于产 业内贸易类型的测度的方法,使用较为普遍,简称为 GHM 法。
上世界八十年代以来,学者们纷纷转向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各种新的研究方法和 新的模型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各国的贸易数据不断完善,各种计量方法也得到不断发展。 其中,兰卡斯特和赫尔普曼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进行了改造,证明产 业内贸易能使消费者获得他们更理想的产品[7, 8]。
2 机电产业内贸易相关理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加入 WTO 后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日益增强,对于西方贸 易理论的研究显得极具现实意义和针对性,也对当今国内经济更有指导意义。随着近些年的 研究发现,不少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开始逐步发展,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增大,呈加速上升 趋势,所以产业内贸易的地位也逐渐上升。因此国内学者也对机电行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 一定的研究。
刘琦(2002)以 SITC 划分标准,计算了 1995-1998 年间 65 个机电行业的竞争力指数,论文网
结果显示我国机电产品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9] 朱焰、余万林(2007)研究发现中韩机电产业内贸易指数不高并且水平很不平衡,原因
是因为量过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并且产业结构不合理。[10]
刘芳(2009)通过计算 1995-2008 年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机械运输设 备的产业贸易水平不稳定,变化较大,其中运输、动力机械、电力贸易变化量主要是由于产 业内贸易引起的。[11]
项义军、于飞(2014)对中日 2008-2012 年 SITC 10 大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 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日产业内贸易趋势正在逐步增强,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制造业领域, 且主要还是以低技术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12]
当前中日机电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国与国之间的整体情况,但是没有对细分行业的研 究和针对细分行业的解决措施。
3 中日机电产业内贸易现状
1 中日机电产品贸易规模
机电产品在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反映该国的对外经贸实力。其中, 由于日本成为我国最大的机电产品贸易国,中日机电贸易显得尤为重要。
表 3-1 1997-2016 年中日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中国从日本进口 中国向日本出口
1997 中日机电产业内贸易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163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