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研究
社会工作现已成为我国的一个专业和职业,但是对于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学界众说纷纭。王思斌认为社会工作者的社会角色应当划分为六类: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资源获取者以及政策影响人。 花菊香则以解决社会问题的视角,将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界定为问题的发现和研究者,案主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者,社会资源的协调动员者和组织者,社会工作的宣传者,个人、家庭、小群体的增权者,与众多领域研究者的合作者,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建构者以及帮助存在困难和挫折的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问题和需求,使其知道寻求帮助的途径和诉求对象。
立足于不同的服务领域,学者也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学校社会工作者的社工角色可区分为一般角色和次级角色,一般角色主要包括被咨询者和协调者,次级角色包括服务者角色(生产班级时)、重建者角色(维护班级时)、促进者角色(支持班级时)、研究者角色(适应班级时)以及调和者和引导者(管理班级时)。而工业社会工作者则主要扮演咨询辅导者、使能者、经纪人、赋权者、调停者等角色;医务社会工作者主要承担着直接服务的角色、间接服务的角色、促进环境改善的角色、团体干预的角色以及个案管理的角色;而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的则是个案管理者、咨询者、教育者等角色。
根据有关文献研究整理,笔者发现社会工作者在角色扮演中的困境主要有社会认同感低下、价值观冲突、角色期待模糊、专业支持不足、社工自身角色领悟不清楚、社会认同度低等。
当然了,目前也已有学者对影响社会工作者实现其角色功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笔者总结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第一是社会工作者缺乏平台,因为被“单位化”,导致无法独立形成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力量;第二是社会缺乏专业组织,缺乏专业合作;第三是社会工作者缺少资源。
为了解决目前社会工作者角色扮演中存在的困境,学者们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程中兴认为可以通过建立起“枢纽”,在政府民政部门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实现无缝衔接,按一定比例启用政府资源和非政府资源,可优化资源配置。谭祖雪等人则认为应当深化社会工作研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和体系,并通过专业努力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职业素养。对于社区社会工作者在角色扮演中遇到的困境,杨荣认为一要加快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和岗位开发工作,二要逐步完善社区行政化倾向,三要大力发展社区NGO,四要完善社会工作教育课程开发,五要构建合适的社会工作转型机制。
3。“双工联动”研究
社工和志愿者是现代社会宝贵的社会资源。2010年“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被写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国各地竞相开展“双工联动”服务。
有学者认为在价值理念方面,社会工作所坚持的“助人自助”的理念对志愿服务精神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并有助于志愿服务精神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虽然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在价值观上有所区别,但与简单的“助人为乐”志愿理念相比,“助人自助”则可以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增强服务对象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共同成长。如果从社工角色定位而言,社工应当充当心理咨询师和情绪辅导者的角色,为志愿者提供个人、团体、社区的服务,这将能有效地促进志愿者个人素质的提升。 社会工作者双工联动文献综述(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195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