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课题设计查找了一些用于羽毛球捡球方面的机械设备的相关资料,找到了一些可供参考的专利文献。通过比较与概括,暂且将这些专利文献的捡球装置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捡球装置为叶一舟设计的羽毛球捡球器、吕明荣设计的羽毛球捡球卡和方诗雨、林佳仪设计的羽毛球捡球器所用的卡子、夹子类的装置,这类装置装在需要固定在球拍外框上,捡球时只需将球拍上的装置伸向球,便可夹住羽毛球,然后收回球拍,取下羽毛球即可[1,2,3]。这类装置的优点是装置结构十分简单,制造方便,体积小,质量轻,可随身携带;缺点是该类装置要装在球拍上,会影响挥拍手感,不适合专业运动场合,只适用于业余场合,且一次只能捡一个球。25813
第二类捡球装置为张兴海设计的羽毛球捡球车、龚韬、金理青设计的羽毛球捡球器和冯鼎律,钱伟钢设计的羽毛球捡球装置所用的捡球装置,这类装置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用扫帚将球扫进撮箕,或者直接用撮箕将球铲起来[4,5,6]。这一类装置的结构相对复杂一点,但相对而言仍然十分简单,相比第一类装置可以一次性收集多个羽毛球,而且没有适用场合的限制。缺点是需要手动弯腰像扫地一样操作捡球,或者需要人推着走,并且没有理球的功能,收集起来的羽毛球需要手动整理。论文网
第三类捡球装置为江洪,史伟超,干金鹏,高明宏设计的羽毛球捡球机和汪明霞设计的一种羽毛球自动捡球机使用的转动的棘轮机构,当棘轮条的顶端接触到羽毛球时,会将羽毛球挑起然后通过转动将其传送到储存羽毛球的筒或仓中。这类装置解决了前两类装置的问题,可以较快速的捡起羽毛球,前一种捡球机可以利用羽毛球头重脚轻的特点使其在空中自动调整位置,头朝下的落到集球筒中,后一种捡球机可以利用羽毛球头重脚轻的特点使其在被两边侧翼推动的过程中头朝内被一对棘轮条夹起,然后通过预定运动自动装到发球机上。但前一种捡球机需要手动推动,后一种捡球机虽然可以自动移动,但只能围绕发球机转动,而且需要在发球机周围加装配套的弧形挡板,即便如此仍不能捡起少数被打得太偏的球[7,8]。
其它类型的捡球装置如南晨浩,张云玲,耿昌设计的羽毛球捡球器使用的传送带上的抬升板[9],杨德芳设计的羽毛球捡球理球机使用的软毛滚筒[10],郑凯、李正强、刘翔、卢辉设计的多球类捡球机的风扇[11],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如:捡球效率高、操作方便、有整理功能等,对我的想法有不小的启发作用;但整体上也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需要手动推车、零件易损耗、不能实现分装等,存在改进的余地。
以上是对本次毕业设计即羽毛球捡球车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捡球装置的相关文献的综述与个人的一点见解,对我之后的设计思路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羽毛球发球机的概况
中国对羽毛球发球机的应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经过这20多年的时间,羽毛球发球机从形成、发展到日趋成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装备数量,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据统计,迄今为止,国内有关羽毛球发球机的生产商有30多家,大部分为中小企业,且为民营。尽管市场的年销售额超过20亿人民币,可是全行业的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超过了60%,年收入在1000万以上的厂家只有8%至15%。
另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在羽毛球发球机相关领域,普通的羽毛球运动员练习用的小型设备的年需求量可达上千台;专业运动员练习用设备的年需求量可达约3000台。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近来中国的羽毛球发球机生产商大量涌现。
为了解决今后的发展以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羽毛球发球机的发展应兼顾以下几个方向: 羽毛球捡球设备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19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