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真实盈余管理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

时间:2018-11-27 20:39来源:毕业论文
田存志、顾鸣润(2012)研究提出,我国IPO企业发行股票前后都有明显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公司大多数会操纵异常支出实现盈余管理。 (2)避税动机 D


田存志、顾鸣润(2012)研究提出,我国IPO企业发行股票前后都有明显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公司大多数会操纵异常支出实现盈余管理。
(2)避税动机
Dhaliwal(1992)研究指出,公司可能为了尽量减小税负,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盈余管理。
Zang(2012)指出公司必然会比较应计、真实两类盈余管理工作的可能成本,从中挑选其一或融合两种手段。对于那些税率相对较高的公司,如果采用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高于应计盈余管理成本,企业必然会选择后者。李增福等(2011)研究提出,税率预期值提高,公司就可能选择后者(向上),以便提高税率增加前的利润减少税费;如果预期税率减低,公司就可能选择前者(向下),以便将赢利拖延到税率更低的周期(譬如年或者月内)。
(3)契约动机
契约动机即为契约理论为基础的动机,有委托代理、激励等诸多理论方面。    Healy(1985)指出,公司管理高层团队为提高自身的报酬,很有可能为了提升公司盈利而实施真实盈余管理。
Watts&Zimmerman(1986)研究提出,上市企业通常选择实施盈余管理对其当下报表周期的报告利润进行数据操纵,主因是高管团队的薪酬主要以本周期内财会数据结果来定。
张志花等(2010)提出,管理运作公司的高管即将卸任前可能更多地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牺牲公司长期赢利来提高其自身的报酬。
胡志磊等(2012)指出,公司绩效表现越差,高管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获取更高薪酬的欲望就愈加强烈。
除去前述三大动机之外,Edelstein(2007)还研究提出,真实盈余管理和公司可操控盈余管理存行为的结果有其相近之处,因此能够互相替代,不过如果后者效力不佳时,高管就会选择前一行为。
(二)股权激励与真实盈余管理关系的相关研究
Healy(1985)最先通过研究证实了货币薪酬和操控利润的关系,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他提出高管为提高薪酬,可能会在特定时间内改变其财会工作政策,进行赢利操控,继而验证了高管的盈余管理与其激励制度或合同间确实有一定关联。
Fama&French (1997)指出,高管掌握股份的占比越大,那么操纵真实盈余以便提高赢利水平的概率越高。
Roychowdhury(2006)对美国企业展开研究后提出,公司资产负债率和高管的真实盈余管理力度存在密切正相关关系。
Cornett等(2009)研究提出,企业高管的绩效如果与其业绩挂钩,则其基本工资在总收入内占比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有密切正相关关系。
国内研究者冯琼诗、李振华(2012)对真实盈余管理、股权激励制度进行研究、分析两者关系后提出,在公司执行股权激励制度后,公司任意费用有较大提升。
肖淑芳等(2013)分析提出,中国上市企业指定的股权激励制度内绩效考评的要求比过去绩效考评更低,激励作用不足,并且高管都会通过真实盈余管理降低前期绩效成绩,减低下一个周期内的目标达成的难度。因为国内企业是最近数年才开始股权激励的,相应制度要素不够齐备,设计很不完善,因此仍然存在用此制度向高管输送利益的空间。
张岗等(2014)研究提出,管理层为降低审计审查风险可能减小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且实施更多真实盈余管理以便达到考评设定的条件要求。
王素霞(2015)指出,当企业受到高度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时,高管团队可能更偏向于进行真实盈余管理。
从前文梳理总结的文献结果可知,目前中外研究者早就已经对高管股权激励、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两个指标之间关系的研究课题产生了较大兴趣,可是现有研究较少论及股权激励制度中强度、有效期等基本要因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 真实盈余管理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650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