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文献综述Green Baum、Haywood(1973)发现任何企业以及个人,当财富不断累积的时候,他们对于理财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加,于是提出了对产品创新的要求,认为理财产品的创新是解决需求增大的重要方法[2]。30891
HershShefrin、MeirStatman(1993)对影响理财产品创新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他们提出对于产品的创新设计,银行每天不间断的现金收支出和投资者购买产品的偏好、对产品的认知等影响因素是同等重要,没有轻重缓急的[3]。
G。 Victor Hallman等(2003年)在《个人理财计划》中细致介绍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过程,在分析多种投资工具特点的同时重点讲述了进行理财投资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循的原理,对个人理财计划的制定,他们认为在依据个人具体情况的同时将各个目标作为整体,最终选择可预见的、最为合适的理财工具[4]。论文网
Vladimir。K。kaishev,Jens Perch Nielsen,Fredrik Thuring(2013) 提出一种新的销售模型,动态定价、交叉销售,并且利用瑞典一家保险公司的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5]。
相对于国内的金融理财市场,毫无疑问,西方国家制度更为完善,理论更为先进,研究更为成熟,对推动国内理财业务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国内文献综述
(1)对理财产品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的研究
董洁、胡洁辉(2007)指出了目前理财产品市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例如产品形式不够丰富、定位不够清晰等,并且在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加产品流动性、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程度等改革方向和手段[6]。
佟翠玲(2010)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别相对单一,满足不了客户个性化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为缓解产品同质现象,实现不断地创新,她指出要着重在商业银行运营模式、产品基本要素与条款两方面进行技术改进,与此同时,提出了构建“个人理财产品投资组合最优模型”的想法,以光大银行的理财产品组合方案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理财产品营销策略方案进行具体阐述[7]。
史静娴(2013)把我国理财市场上的业务发展状况、产品信息、政策环境、竞争环境等与美国进行了对比,通过分析得出了我国理财业相对落后的原因,针对产品同质化严重、业务准入要求较高、回避揭示风险、缺乏推广宣传途径等问题,从商业银行和监督管理部门两个方向给予了改革意见[8]。
高冉(2014)通过走访北京市21~60岁的普通居民,对商业银行保本类理财产品进行了市场调研,在此过程中了解理财产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分别对消费者和商业银行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9]。
尚敏、余丽霞(2014)搜集了过去八年间,17家商业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详细信息,以此作为样本数据,分析评价理财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分别在起始金额、管理期限、产品类型、收益率等方面的表现,从而提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且从客户、产品、营销渠道和理财人员等不同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10]。
陈琼(2015)仔细分析了理财产品在质押实际操作过程中或将出现的法律风险,并且给出了相对系统的策略来面对这些尚未解决的法律缺陷[11]。
(2)对于理财产品收益的研究
胡建武、张伟(2006)通过把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银行的同期储蓄利率相比,得出理财产品收益率略高于银行储蓄收益率的结论,并且发现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固定收益类投资工具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替代关系[12]。
朱卫东,陈龙(2013)整理了1997年~2011年中16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对商业银行收益(剔除利息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并且对比股份制银行与国有(控股)银行之间的差异,最后他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益所占收益的比重依旧比较少,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13]。 理财产品收益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6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