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我国国内目前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果使得非营利组织能在国内长期存活的重点上。众所周知,国内一般层次居民对非营利组织知晓甚微,甚至带有一定的不理解。非营利组织的生存主要依靠政府单位的扶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进行最基础的组织孵化。部分文献提到了品牌公信力的问题,但是大多将其作为非营利组织自身筹款,或者打响知名度的工具,很少将其作为提升内部管理机制的思路来诠释,而研究由一个非营利组织向另一个非盈利组织提供品牌建设服务就更是寥寥无几。
(三) 研究的发展趋势
从现有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以往学者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政府支持以及品牌化来带的经济效益的研究较为多,多数是从政府关系、模式上去探讨,并没有从更本解决当今中国许多非营利组织内部人员不作为的问题,没有对其长久发展进行一个可行性的分析,也没有提出如何建立一个长效的运行机制。未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品牌效益,品牌问题将遍及我们的日常生活,本文就从外界的支持到促进内部增能进行了一个初步探索。
总的来说,关于公益项目品牌化这一新型治理模式,目前的研究尚在开始阶段,非营利组织在现今中国要得到广泛公众参与还是一条漫漫长路。无论是政社合作背景下政府对支持性社会组织的支持,还是一般群众对社会组织的了解与参与都是远远不够的。依附于传统政府支持的非营利组织,虽然能够成功孵化,但是大部分组织缺乏活性,内部人员流动性大,缺乏“领导者”与“新鲜血液”。而品牌化的建设,对外,品牌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是一种极为便捷的公关宣传的方法,这是品牌的一个显性特质。对内,品牌其实是一种内部认同感,对于拥有社会使命,参与过程,共同的价值观,以及重要的伙伴关系的自豪感,正是这种自豪感能激发他们在组织内部发挥自己的独特角色。同时因为这种认同感的产生,也便于组织管理者更好的梳理组织内部的人员关系,制定管理机制。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需要规范性以及系统性,而公益项目的品牌化于内于外都有利于其建设。本文重点着眼的上海S机构所发起的BSP方案,该计划打破以往单纯的活动策划执行方式,改为经验传授模式,通过员工培训,活动策划执行等帮助机构建立整合化的社会化传播体系,塑造机构品牌形象。对此方案而言,服务对象不再是单纯的个人,或者团体,而是同等的非营利组织。也就是说,通过外力对对象组织内部人员进行自我增能,有效的使得其从意识和能力两方面觉醒自觉和自决能力,从而使非营利项目变得更加规范、系统、持久。从而也使得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得以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序号]作者.题目.刊名.卷(期).页码;图书:[序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页码;报纸、学位论文等格式参照学生毕业论文手册)
[1] 吴丹. 南方都市报的公益品牌战略研究.暨南大学.2013.
[2] 曲正伟.城市白领参与志愿服务的现象学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
[3] 王亦妮.如何看待公益的品牌助力[J].现代广告,2013,(第15期).
[4] 王蒙.公益组织品牌的自媒体传播创新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1
[5] 宝洁的品牌公益[J].消费指南,2014,(第2期).
[6] 吕青,张淑芳.增能视角下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探究:以江苏省江阴市青年点点爱心港为例[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第1期).
[7] 张建峰.微博公益传播研究.湖南大学.2013
[8] 乔佳琦.政社合作背景下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模式研究.华东理工大学.2012 公益项目的品牌化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32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