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在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中指出,人际交往状况、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有很大影响。
芦咏莉、董奇和邹泓在研究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与青少年行为的关系中发现,对于青少年不良行为影响显著的是亲子关系质量,对青少年利他行为的影响突出的是师生关系质量和同伴关系质量。
马富成、马雪琴认为,当幼儿出现不符合亲社会行为的现象时,父母不能仅仅依靠惩罚来实施教育,因为已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惩罚有显著的负相关。
(2)内在影响
张庆鹏、寇彧在自我增强取向下的亲社会行为指出,青少年的自尊和亲社会倾向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自我满足感强的儿童可能会关注其他人的需要,因为他们感觉自己有帮助他人的能力。
陈阳在群体身份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指出,社会类别和自我类别并不是楚河汉界,当行动者认可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同时承认其核心价值,行动者将群体身份内化到自我概念中,社会类别和自我类别便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葛高飞,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家族影响因素的探究与分析,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2]寇彧,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第1期
[3]张庆鹏、寇彧,自我增强取向下的亲社会行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
[4]李燕燕、李玲玲,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亲射虎倾向的关系,《教学与管理》,
2014年3月20日
[5]马富成、马雪琴,尤•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学理论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6]李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心理科学,2000年第三期
[7]寇彧、唐玲玲,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
[8]乐国安、李文姣,弱势引发亲社会行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9]邓婕、杨淑萍,中学生利他行为稀缺的道德教育反思,教育探索,2014年第6期
[10]芦咏莉、董奇和邹泓,社会榜样、社会关系质量与青少年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第1期
[11]陈阳,群体身份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7卷第三期,2014年5月
[12]寇彧、张庆鹏、付艳,原型理论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8.6(2):137—143
[13]孔雀、邰发道,攻击行为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7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6,6:55一57
[14]彭宏业,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子代素质影响分析7D],河北:河北大学学位论文,2009
[15]Mussen P.,Eisenberg N..Roots of caring,sharing,and helping:The development of prosocial behavior[J]. San Francisco:W.H.Freeman and Company.1977
[16]Daniel T.,Michael J.&Erica L Heiping Other: The Effects of Childhood Poverty and Family Inatability on Prosocial Behavior[J].Youth&Society,2002(9):89-119
[17]ParkhurstJ.T.,Asher S.R.Peer rejection in middle school:Subgroup differenees
in behavior,loneliness,and interpersonal coneern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2(82):231-241
[18]Claudia S.Family Oblig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working life[J].Education&Training,2002(4):208-216
[19]Richard D.,Glenn S.Family communieation and delinqueney[J〕.Adolescence,1997(3):81-93
亲社会行为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3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