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后期,受美国金融危机的波及,全球各国经济发展缓慢,突出的老龄化问题随之而来,西方各国的养老金制度管理面临许多新挑战。由此,各国学者开始养老金制度改革进行研究。37029
保罗.A.萨缪尔森(1958)通过运用一般均衡理论,建立代际交叠模型[ ],对养老金相关内容进行论证,至此之后,各国学者着手对养老金理论探索研究。
亨利.艾伦(1996)以帕累托效率为研究标准,提出养老金制度选择的“艾伦条件”,即当市场利率小于人口增长率和实际工资增长率时,在现收现付制下,代际间的帕累托有效配置可以实现。
费尔德斯坦(1974)详细研究了对养老金是否对储蓄产生影响。在二十世纪后期,世界各国养老金逐渐出现支付危机,由此各国不断深入对养老金的研究[ ]。
Auerbach,Kotikoff(1987)创造性地建立了 A-K 模型,实证分析了现收现付制转向积累制产生的经济影响,提出了养老金进行私有化改革有利于增加稳态经济的资本存量,激励劳动供给,提高社会福利。
斯蒂格利茨(1999)通过研究养老金制度私有化改革,认为养老金私有化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和高额成本,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能盲目照搬,要根据具体国情进行改革[ ]。论文网
罗伯特.霍尔茨曼等学者对斯蒂格利茨的观点作出改进,提议创建“多支柱”养老金制度。1994年,世界银行有关专家通过研究和调查,第一次提出“三支柱”的养老金管理模式。“第一支柱”为公共养老金体系,通常由政府强制性建立;“第二支柱”为企业自身组织建立的补充养老金体系;“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养老金体系。“三支柱”模式观点提出后,快速得到发展,在各国被广泛的运用。在世界银行之后,在1995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了“三层次”养老金体系,“第一层次”为基本养老金,消除老年贫困是其主要目的;“第二层次”为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账户,对收益有强制性要求;“第三层次”为补充养老金。相比较可见,国际劳工组织的“三层次”养老金模式,对养老保险的再分配功能和老年人权益的文护更加注重。
从上述国外学者研究养老金制度的成果可以发现,这些研究都是以经济学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以现实社会中养老保险遇到的具体问题矛盾为出发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更加重视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国内文献回顾
二十世纪后期以来,我国逐步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人口老龄化加剧,学者们致力于对养老金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探索。1951年,我国建立起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养老保险体系进行建设,开始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然而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压力,养老保险制度也出现诸多问题。
周小川,王林(1994)提出养老金征缴可采用积累模式,建立个人账户[ ];李绍光(1998)通过对西方养老保险理论研究分析,作出相关科学系统的评价[ ];郑功成(2000)简单概括养老保险的理念,探析了公平与效率目标间的平衡,就具体阐述政府在养老保险中的职责与职能[ ];刘遵义(2003)对基本养老保险与个人账户积累制相结合的模式设计出相应的“补足制”;封进(2004)提出我国仍应坚持实行以现收现付制为主体的养老保障制度,以此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郑秉文(2006)提出我国要根据我国人口、经济发展等实际国情,逐步建立和完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毕小龙(2006)指出我国应建立多层次的弹性养老保障制度,具体包括强制社会统筹养老,个人账户养老,补充养老等[ ]。 养老金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35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