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相关研究综述产业集群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获得由产业集聚产生的外部经济。马歇尔(1920)最初引入了外部经济这一术语。各类文献上还有大量与产业集群类似的概念,如产业集群、企业集群、企业簇群、产业地理集中等。这些概念与产业集群密切关联却又不尽相同。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一种最常见的概念。美国商学院的波特教授在1988年正式提出这一概念,产业集群被他定义为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大量产业集聚关系联系密切的企业和联系密切的机构在空间上产生了一个强大的,拥有持续的超越竞争对手能力的优势现象。关于制造业相关方面的研究,国外专家学者Peterson,John J,等人关于医药制造业进行了讨论。他们把统计学的思想和方法运用到医药研发制造与生产中,统计思想和方法的有效使用为技术性药剂的开发和制造提供了许多机会;迪迈和Ellison利用埃德蒙顿集群的更科学和复杂的统计指标,从1972年到1992年对美国制造业的集聚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Brulhart(2001)通过计算和分析员工就业人数的区位基尼系数的变化,分析了欧盟国家在整个制造业行业生产中的专业化趋势。40378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就有学者对部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集聚的研究也有很多。徐凯(2010)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河北省制造行业的发展,对制造业二十八个行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一个指标体系,找出各行业发展的不足之处,为制造业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罗士喜(2007)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效应,并分别对集群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深刻剖析了集群发展的劣势和不足,并给出了发展的新方法。孟守卫(2011)在关于河南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中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的基本方面,并指出集群行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国际市场的开拓等成为推动区域竞争力发展的积极因素。王玉敏(2009)借鉴了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的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的课题,分析河南省产业(主要是工业)的发展优势,对河南省产业竞争力基础指标进行设计分析,并对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途径做出初步的探索。任太增,李刘艳(2004)关于制造业竞争力现状分析和研究中分别从国内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收入以及全员劳动生产率三个指标对河南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关于提升河南制造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关研究述评与展望论文网
国内一些学者已对我省产业集群的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虽然目前河南已经确立多个产业集聚区,然而大部分产业集聚区在产业定位上大都不太重视引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反而希望发展投入产出高的产业,但是要把投入和产出比较高的产业引入进来的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产业发展进展也就变得非常缓慢,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就没有出现预料中的良好效果。
有相关文献专门针对河南省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文章对经济竞争力建立了两级指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选择变量,对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对集聚水平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河南省制造业的优势和不足。我省传统比较优势产品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 如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该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劳动密集型的,他们是我省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河南省制造业的劣势是还处于依靠比较优势的阶段。能源和原材料加工业所占比重偏高,具有明显的初加工、低附加值的特点,装备制造业的资本还不够雄厚;工艺技术落后,效率低下、高耗工艺和设备大量使用,自动化水平明显偏低,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偏低, 原创技术和产品极少, 基本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阶段, 缺乏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产业, 并且产业升级滞后;工业基础和基础建设薄弱, 品牌建设不足,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工,思想观念封闭不前,企业整体形象不够好等, 这些都是河南制造业发展的绊脚石。虽然基于对制造业的现状分析和对优势与劣势的思考提出了改善的建议,但是他们并没有把制造业和产业集群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产业集群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38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