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周克庸.把握汉字形声义关系,杜绝错别字[J].浙江: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3).
[2]魏园园.背后的故事——小学低段错别字成因及对策[J].教师, 2011, (3).
[3]彭小球.错别字产生原因及其纠正方法浅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7,(1).
[4]黄荣发.中学生错别字现象及其教学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4).
[5]叶玉珍.谈中学生写错别字的纠正策略[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6,(2).
[6]易嘉骢.广告语言的失范及其应对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 2007,(3):35.
[7]谭青.初中生汉字误写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 2008,(5):22.
[8]陈美玉. 泰国学生汉语错别字的成因及其学习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 2011,(8):87.
错别字的产生原因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6):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5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