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倾城之恋》白流苏的形象文献综述

时间:2020-02-04 09:50来源:毕业论文
傅雷以自己的视角,从写作技巧、文字特色乃至故事情节,一一仔细地解读了张爱玲的《金锁记》、《倾城之恋》以及当时适值《万象》雑志连载之中的《连环套》。 对于张爱玲的《倾

傅雷以自己的视角,从写作技巧、文字特色乃至故事情节,一一仔细地解读了张爱玲的《金锁记》、《倾城之恋》以及当时适值《万象》雑志连载之中的《连环套》。

对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傅雷则是提出了一些批评:“正要陷在泥淖里时,一件突然震动世界的变故把她救了出来,得到一个平凡的归宿。——整篇故事可以用这一两行包括。因为是传奇(正如作者所说),没有悲剧的严肃、崇高,和宿命性;光暗的对照也不强烈。因为是传奇,情欲没有惊心动魄的表现。几乎占到二分之一篇幅的调情,尽是些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者的精神游戏;尽管那麼机巧,文雅,风趣,终究是精练到近乎病态的社会的产物。好似六朝的骈体,虽然珠光宝气,内裏却空空洞洞,既没有真正的欢畅,也没有刻骨的悲哀。《倾城之恋》给人家的印象,仿佛是一座雕刻精工的翡翠宝塔,而非莪特式大寺的一角。美丽的对话,真真假假的捉迷藏,都在心的浮面飘滑;吸引,挑逗,无伤大体的攻守战,遮饰著虚伪。”可以看得出,对於张爱玲文字的频频发表,傅雷似乎在仔细捉摸著一些她的写作风格,耽心著一些隐现的行文套路,对於作品的文字趋向与主旨内涵做了比较,他对《倾城之恋》归纳道:“总之,《倾城之恋》的华彩胜过了骨干;两个主角的缺陷,也就是作品本身的缺陷。”44348

黄修己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作家。她在20世纪40年代初像彗星一样出现于上海文坛,甫登文坛就站到了文学创作的巅峰。在1943—1945年间基本完成她所有名作。在当时,市民阶层为她笔下编织的传奇故事情节所吸引,争相购买阅读;而文坛前辈们,无论褒贬,都对作者表现出非同一般的重视;不同倾向、不同趣、名类繁多的文学刊物,如《万象》、《杂志》、《苦竹》、《春秋》、《天地》等二十多家杂志纷纷向她约稿出书。一时间,张爱玲其人其作名声鹊起。1949年大陆解放后,她的创作渐趋平淡,1952年移居香港后,其小说创作更成罢笔之势,此后在大陆消音匿影。但在海外却一直热度不减,不仅拥有大量的“张迷”,而且还影响台、港新成长起来的一批中、青年作家。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人们审美观念趋向于多元化,国内才又开始对她的关注和研究。于是,张爱玲的名字又在她曾经闪耀过的地方再次引人注目。夏志清对张爱玲有一句很好的总结:“我们看到一方面是隽永的讽刺,一方面是压抑了的悲哀。这两种性质的巧妙融合,使得这些小说都有一种苍凉之感。”[1]张爱玲的一切都是以此为底色构建的。笔者以为,双重的边缘身份正是张爱玲小说创作呈现苍凉感的重要因素。

费勇在研究张爱玲时,从成长背景开始研究,她生于上海租界,在香港求学并经历了港战。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和香港,是当时中国最为殖民化的地区,最腐朽的封建礼仪与最先进的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同时并存。这里既是中国现代化的窗口,也是传统中国文明和现代西洋文明对立、竞争、融合之场所,同时也是中西文化相碰撞、相交会的场所。她与生俱来的贵族气息和自小与外界隔绝的生活环境使她脱离了大众,后来的窘迫生活又使她接近了大众;名门氏族的生活与教育浸润了她又抛弃了她,市井生活自由却已不能完全涵容她———她一直是个边缘人。这种身不由己的生存处境使她过早地接近了生活的本体,并使她获得了介乎两者之间的独特感受。这种边缘人的位置使她对于生活的观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既深解其又易于超脱。一方面,她正视人生的凡俗性,渴望融入普通的小市民中,认同他们对生存的依恋和执着;另一方面,她又清醒地体到这种世俗生活所蕴涵的悲剧性,尤其是在乱世,具有弱者本质的女性常常无可避免地陷入这种牵牵绊绊的人生罗网,在极其尴尬的处境中感悟命运的悲凉。与此相应,在创作中她的视角也便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态度,在以整个生命体生活的同时,对于外界各种喧嚣,对所有的一切,持一种冷眼旁观、居高临下、既不盲从也不全盘否定的姿态。整个中国都处在抗日的烽火中,只有像张爱玲这样处在敌占区的都市,经济独立、有人身“自由”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作为清醒的观察者,反顾其经常出入的“富贵闲人”的大群落,才会对人生产生疑惑与恐慌。她的小说写出了浮躁喧哗的都市生活中幽暗、论文网阴冷的一面,描写了人世的冷暖、人生的凄凉,以及横亘于人与人之间的永远也无法逾越的“墙”。正是那个特定的时代和孤岛上海特定的地域环境,才成就了张爱玲。正如柯灵在《遥寄张爱玲》一文中写那样的:“五四时代的文学革命———反帝反封建;30年代的革命文学———阶级斗争;抗战时期———同仇敌忾,抗日救亡,理所当然是主流。除此以外,就都看作是离谱,旁门左道,既为正流所不容,也引不起读者的注意。……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因为上海被日军占领,不可能产生革命文学或抗战文学,少数留下的文人只能写些风花雪月或与战争无关的东西。而张爱玲自己也说:“她不善于写社会大题材,她的风格也不是情绪凸现而激烈的。”就在这个特定的时期和特殊的环境里,张爱玲找到了表现人生琐碎、平庸、苍凉、绝望的时机。她把那个变动的社会作为她所写生活与人物的活动背景,描写那个社会中属于旧时代的人们变动的生活,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动中人和人心的变化。她不像那些政治感强的作家那样,把笔下的生活和人物放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斗争中表现,她是面向人间的。而且也不强调生活和人生的飞扬,只偏重于写生活的苍凉,人生的沉浮。正如她所说:“人生是残酷的,看到我们缩小又缩小,怯怯的愿望,我总觉得有无限的惨伤。”“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苍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她笔下没有英雄,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大变动。她作品中所描写的平淡沉闷的生活,都涌动着这个时代的“活”的底子———战争和变革正改变着人们的命运。因此,她的整个创作也都渗透着苍凉。 《倾城之恋》白流苏的形象文献综述: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560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