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保持着稳定的贸易顺差。但是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贸易顺差急剧增长,2008年达到2954.7亿美元。长期以来,出口需求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随着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其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因此研究我国贸易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44717
关键词:贸易失衡;经济效应;影响因素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得到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贸易失衡问题。自1994年以来,我国以保持了14年的贸易顺差,并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而我国的贸易顺差大部分是以牺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换来的,在国际市场上会招致主要贸易伙伴的报复,加剧贸易摩擦,还会导致外汇储备过多,加大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从而影响我国贸易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立足于我国贸易失衡的问题,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论文网,从而以贸易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对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一般而言,世界各国普遍反对贸易逆差,而对于贸易顺差及其效应,则存在争议。以15、16世纪重商主义者提出的“贸易差额论”以及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F.Machlup)和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R.F.Harrod)等人在凯恩斯投资乘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认为,贸易顺差可以增加一国国民经济收入,增加就业。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休谟(D.Hume)1752年在其著作《论贸易平衡》中提出了“铸币—价格流动机制”,认为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具有一种自发、自动的趋势。
在贸易条件方面,Mendoza的内生增长模型主要解释了贸易条件对经济长期增长率的影响,不论宏观经济的开放程度如何,贸易条件都是决定其长期增长率的重要因素。Backus et al(1994)发现贸易条件和贸易平衡的相关系数随二者滞后期数的大小呈现出水平S曲线,与Stephen P. Magee et al(1973)提出的J曲线理论不符。
以莫里斯•戈德斯坦和尼古拉斯•拉迪等为代表的海外学者认为,人为压低的人民币汇率增强了中国商品竞争力,是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尼古拉斯•拉迪从内需角度指出中国家庭消费水平过低、内需不足引起出口不断扩大和贸易巨额顺差。
彼得•恩加迪奥等学者认为,中国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备的产业链条,以及国内供应商之间充分的市场竞争,使中国出口商可迅速以低成本获得原材料,从而在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仍然具有成本优势。
在对中国贸易顺差的可持续性研究方面,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罗奇(Steven Roach)持否定态度,认为全世界都会受美国经济长期低增长的影响,对中国来说,出口对GDP的贡献将越来越小。
(二)国内学者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对贸易失衡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其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等方面入手。
理论界普遍认为我国存在过高的贸易顺差,但也有例外。李石凯把我国绝对贸易收支划分为停滞性均衡阶段(1949-1977年)、增长性逆差阶段(1978-1993年)和增长性顺差阶段(1994-2004年)三个阶段。徐婧通过1996-2005年世界货物贸易主要国家贸易差额系数的横向比较,指出我国贸易差额系数基本在10%以下变动,平均值低于德国和日本,当前贸易顺差规模基本适度。对于改革开放后我国贸易顺差的总体变动,张庆君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短周期、中周期和中长周期波动,认为1978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经历了8次短周期波动、3次中周期波动和2次中长周期波动,目前正处于第二个中长周期波动的扩张期。 贸易失衡的经济效应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5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