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信用证的研究主要以William H_ Widen和Robert Bulger 为代表,William H_ Widen和David Gray Carlson(2006)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阐述了信用证欺诈的成因在于信用证制度本身固有的一些漏洞,即信用证机制存在的基石—信用证独立原则,以及引申出的严格相符原则,是信用证欺诈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45672
Robert Bulger(2007)指出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是对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有限例外,基于维护信用证独立原则的宗旨,在适用信用证欺诈例原则时应怀着谨慎的外态度,防止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滥用。
国外学者对信用证的研究由来已久,国内对信用证的研究主要以乞海英(2012)等为代表,乞海英认为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结算方式并非毫无风险,反而由于手续烦琐常常面临各种风险情况。她结合信用证的特点以及信用证结算中出现的风险案例,对信用证中需要加以防范的条款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规避风险的建议。
张建深(2011)认为信用证支付方式是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的结算方式。但由于信 用证本身的缺陷及进口商的欺诈和银行的拒付等原因,出口商在信用证结算中 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他分析了信用证结算中出口商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于辉(2012)认为信用证结算目前是国际贸易活动中使用最广,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结算方式之一。是属于银行信用的一种,故为广大国际买卖双方所信赖。但是使用风险是一贯并存的。他在文中拟研究了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采对实际操作进行指导。
吴伟岐,徐蕾(2012)认为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已被广泛使用,尽管我国早已颁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但国内信用证的发展相对滞后。他们分析了国内信用证的业务现状,进一步提出了国内信用证业务的发展对策,以期发挥国内信用证在国内贸易结算中的作用。
商锐(2011)认为外贸企业在口贸易中为能确保及时安全地收汇往往都倾向于使用信用证结算论文网。但鉴于贸易双方商、资信风险和操作能力的限制,以及信用证纯单据交易的特点等原凶,也存在一些风险。他分析了在出口业务中信用证结算存在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防范措施。
周宏飞,姜碧薇(2012)认为信用证是现阶段较为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他们主要研究国际经济交往中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常见的开证申请人欺诈、受益人欺诈、 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共同欺诈及从开证申请人、受益人和银行三方考虑风险防范,对保证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吴琼,王春花(2012)认为从信用证制度本身来说,信用证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风险。给从事贸易的双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他们从进口商、出口商和银行三个方面分析了信用证在国际结算中的风险以及对风险的防范措施。
四、对课题的启发
信用证相较于托收、汇付等结算方式来说,有了银行信用的介入,比商业信用更加的安全有保障,有利于降低风险,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因此成为了当代国际结算方式中的主流选择。但是,信用证自身的特点及存在的缺陷,也是风险潜藏的巨大来源,使得信用证风险日益凸现。本文通过分析信用证欺诈的来源,表现形式及造成的影响,由进出口商及银行三个不同的角度阐述,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各方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在实际贸易中,不论用何种结算方式都不能完全杜绝风险的出现,只能尽量降低风险。因其每种结算方式都有优势与劣势,所以信用证方式可与其他结算方式相结合,从而弥补纯单据性操作的缺陷,达到有效避免结算风险的目的。 国际贸易信用证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7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