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空心村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20-08-27 17:19来源:毕业论文
近年来,空心村现象较大面积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许多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研究,涌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空心

近年来,“空心村”现象较大面积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许多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与研究,涌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空心村的界定、现状、成因与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与分析。55072

从空心村的定义来看,虽然研究“空心村”的学者都从其自身的关注点与研究方向出发,提出了他们对于“空心村”现象的定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于“空心村”的认识也在趋向一致,出现了一个为多数人认可的定义: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吸引农村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来到城市工作,造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空心化;同时,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村庄建设规划的不合理,导致村庄外延的异常膨胀和村庄内部的急剧荒芜,形成了村庄空间形态上的空心化,“空心村”出现。[1]

显然,这一界定包含了两个层面,即人口的空心化和住宅的空心化,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空心村的基本特征。然而,纵观许多学者研究,却更加倾向于将外围新建、内部闲置的农村住宅空心化的聚落现象称之为“空心村”现象,即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住宅空间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村庄外围大量涌现结构优良、装饰华丽的楼房,村庄内部多为破旧、老式甚至于闲置的住房[1]。这一理解注意到了村落构成的物质基础——住房,但并不全面。我们认为,空心村之所以空的关键因素在于村民的流失。住房是人的住房,村落也是人的村落,从这种意义上说,村民才是村落的灵魂和活力所在。也就是说,“空心村” 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村中人的离开。村中村民的离开,就会有部分房屋无人居住,就会有空置房的存在,就会有空巢户的出现,就会有不少空巢老人的产生,就会有一定数量的留守儿童,也就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出于这一考虑,我们将重点从上述界定的第一个层面,即人口的角度出发,把“空心村”视为因人口尤其是劳动力的流失,而导致的村落的村落房屋大量空置或者劳动力人口锐减的现象。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医疗水平、居住环境等诸多方面都远超农村,对比之下,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打工、求学、居住、 求医等,造成农村人口在总人数的锐减、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导致农村大面积的有房无人或有房只有老弱妇幼的现象。众所周知,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生活上来说,劳动力人口都是村落社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根本。劳动力的缺失,必然导致村庄在年龄结构上出现空心。

至于空心村现象的其他方面研究,最受关注的则是成因。与对空心村现象的理解相一致,目前,对“空心村”现象成因的研究多数也侧重于宅基地、土地产权、建设无规划、制度不健全、思想意识落后这些方面。例如,肖文韬、宋小敏的研究中,从宅基地、思想意识落后、制度不健全三个方面对空心村成因的分析,极为到位,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然而却没有详细分析当前“空心村”的现状及其严重程度,也没有总结“空心村”的特征,没有对可能引发的问题给予充分关注。[10]刘孟山所做的研究也反映了类似的倾向。[9]

文献分析表明,当前的空心村研究不仅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成因与对策论文网,而且成因的探讨也更多地考虑了物质的层面,没有去考虑人的因素。我们认为人才是村庄的核心之所在,村庄之所以空心化最终还是由人导致的。因此,我们的研究将侧重于村庄的精髓——村民,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为中心,充分考虑人们的内心感受和实际想法,以此为基础探讨空心村的特征、成因与由此所导致的问题。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人研究重物质而轻人力的倾向,从而对空心村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空心村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5934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