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原始积累已达到一定程度,对一万几千的生产紫金应该不成问题,需要的是产业化、规模经营的大额贷款,于是就提出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多大的疑问。8970
但有学者[1]分析指出,在农村经济相对富裕的地区(高山市),按理说完全有能力通过只有资金解决生产投入要素需求,但是对小额信用贷款的需求还是比较大呢?原因在于信贷管理模式的创新,早就了新的信贷需求。
由于农信社主要阵地在农村,“山高皇帝远”,长期以来,等客上门的“官商”作风较为普遍,以贷谋私屡禁不止,加上农民申请贷款手续十分繁琐,办理一笔贷款不论金额大小,往往短则几天,长则十天半个月。而农时不待人,等到农户取得贷款时农时早过。[2,3]还有一些信用社为了自身利益而加收罚息,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民办理贷款时有意缩短贷款期限,造成很多农户宁可向亲戚朋友借甚至借高利贷,也不想向农信社申请贷款。更主要的是绝大多数农民除了房屋及承包经营的土地外,别无财产,很难提供有效抵押物、担保人,根本不符合现时贷款条件。[4]显然,小额贷款并非没有市场,而是农信社陈旧的信贷管理方式抑制了需求。
2.2 当前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引进小额信贷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但是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总
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农户小额信贷的推行操之过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过程中可能形成信用社新的不良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投向结构单一,贷款风险集中度较高。客户群选择上出现“扶富不扶贫”和贷款集中于大客户现象。同时服务层次和服务力度不够。[5]
②贷款额度的限制难以满足部分农户的贷款需求,抑制了该项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一些困难户农民贷款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 农户信用评定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利率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位, 同时缺少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6]
③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随意改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用途;利用放贷之计谋取利益;贷款期限偏短实际利率偏高;缺少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宣传力度不够、认识上存在误区;外部环境差、地方干预大;贷款条件的限制、制约了农户的生产发展;部分信用社风险防范意识薄弱。[7]
④小额贷款的风险难以度量和控制;银行发放小额贷款的运营成本太高;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的效率不高。认识上存在偏差,影响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信贷管理制度落后,缺乏科学的农户小额贷款管理方法;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金供求存在较大缺口。[7]
⑤就我国目前而言,通常的做法是通过信用社或村委会的主观意见确定农户的信用状况,然后根据主观确定的不同的农户信用状况授发不同等级的信用证(贷款证),进而确定农户们的贷款授予额度。这种信用评级方法较为简单易行,但是主观性太大,而且目前执行情况相当不规范,最终导致了农户信用状况评价不准,贷出去的款项不能按时收回,增加了信用社的风险。[7]
⑥农信社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上,主要侧重于农业生产,未能将农户消费纳入信贷投放范围,致使对一般的农户信贷供给用途单一,不适合一般农户生产、生活拨弄的信贷需求。[8]
⑦小额农贷存在管理漏洞,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具体表现为农户自信评估失真和农户信用信息动态监测不及时以及农信社自身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参 考 文 献
小额信贷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