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综述区域经济一体化仅仅只有几十年的历史,经过无数学者前仆后继地研究其理论已十分成熟。最早的理论雏形是美国的学者Viner和Lipsey(1950)的关税同盟理论。他们认为签订关税同盟各个成员国之间首先应不收取关税,然后对除成员国以外的国家地区的进口商品征收统一的关税,最后成员国之间协商调配关税得到的收益。关税同盟的特征是对内自由贸易对外保护贸易,从而导致贸易创造与转移效应的产生。72165
Scitoysky(1976)的大市场理论则认为每个国家基于自身利息而发布的贸易保护政策,只会使市场越来越小,狭小的市场只能面向本国的生产商,无法使经济成规模从而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所以需要区域经济一体化。
而小岛清(1978)提出了著名的协议性国际分工则完善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就是两个国家通过达成相互提供市场的协议,使一国舍弃生产某种物品并把自己的市场让给另一个的国家,而另一个国家则相应的舍弃生产另外一种物品同样把自己的市场让给对方,经济一体化的建设等于把这种协议性分工组织化,必须以两国间的达成某种协议为前提,是不可能通过价格调节自动实现的。 论文网
而中国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是趋向全球贸易自由化 ,还是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国内专家纷纷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匡增杰(2013)认为自由贸易协定(FTA)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出现的趋势。中国应当进一步顺应这种的潮流,采取灵活多变的 FTA 战略,稳中求进地强化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一步步与全球自由贸易区的合作网络融合,在多边化的自由贸易中体现应有的价值。陈启斐(2013)认为区域一体化对进出口总量带来的提升明显,尤其是服务贸易。区域内部之间服贸不断加大,从而催生出贸易创造效应。王原雪、张二震(2016)指出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出现的新特性:全球价值链正不断细化成不同的部分,交由不同的国家完成,而区域一体化是对这些分工的强化。现有的多边贸易体系不能满足全球价值链的所有需求,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多边贸易体系的拓展,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际贸易规则上的缺口,发挥了润滑区域内供应链运转,强化区域内价值链联结的作用。
由上述文献可知,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也就几十年的历史,但研究不断地深入,并产生许多新的趋势与特点。但总结起来还是:对内自由贸易,对外保护贸易。FTA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谈判具有重要的协同作用,更使得贸易自由的思想广泛传播。
(二)经济一体化与“一带一路”的研究综述
虽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一体化还未形成,但并不妨碍学者们的研究热情,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都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见解,国内的研究开展的如火如荼,已成为中国经济研究的重心之一。
郭楠(2016)认为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开始下滑,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可以有效拓宽国际市场空间,挖掘周边地区市场潜力,寻求多元化的投资目标;拉动市场消费需求。在我国东南部地区深化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健全贸易机制;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和作为外贸合作中的纽带,进一步构建起以我国为核心的亚欧经济一体化格局。
申现杰、肖金成(2014)认为:区域性贸易协定(RTA)正以新的方式驱使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地向高标准、全面性迈进。李新、张鑫(2016)则对“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区域一体化进行了探析,他们认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形成国内各省全面协同发展与全面对外开放这两个新开放格局。国内各省协调发展是要瓦解地方各部门的保护zhuyi,对市场的控制,对国内国外都要放开,实现国内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是通过实施自由贸易区的政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共同构建“欧亚经济共同体”。安树伟(2015)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是对我国经济格局的重新构建,呈现出由东西部带动中部的发展,从而形成沿海与内陆、东部与西部,相互间统筹共济,以一个新的姿态面对全球。 经济一体化与一带一路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82048.html